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大年初三开始,小区里的车辆陆续回来了。到初八晚上,小区的车位都满了,所有的车子都各登原位,像临时接到任务的船只,漂了一阵又回归了港湾。大年初八,各单位正式上班,年就真的过了,日子又回到从前,仿佛一阵风过,如水的日子荡起层层涟漪,很快又恢复平静。那个合家团聚,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的除夕夜,随着春晚的结束而渐次被淡忘,偶尔茶余饭后的咀嚼,也不再是当初的味道;那些个不远万里,不辞辛苦,赶回家过年的孩子们,又涌入返程的大潮,无法回头,不能停驻。家,这个注满亲情、充满温馨、满含期待的地方,成了很多游子回不去的原乡。故乡,蜕变成很多城市打工仔每年二三日游的景点,生于斯,长于斯,却成了这里的匆匆过客,不免有点苍凉。
如今的孩子一旦高中毕业,便忽地长出翅膀纷纷飞走了,或去上大学,或去打工,留在家乡,留在父母身边,似乎成了没出息的代名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背井离乡”不再是苦痛、无奈,而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农村、山区、小镇都成了被离弃的荒漠。城市,在趋之若鹜中越发拥挤、肮脏,看上去或许更加繁华。
我们回去时,奶奶抓住我的手,问个不停,说个不停,她听不见别人说话,却特别喜欢孩子们围在她身边陪她说话。奶奶过了年就96岁了,她孙女的孙子都两岁了(虽然才八个多月)。五代同堂,在今天已不多见,这一大家子在春节的时候团聚到一块,吃饭,一大桌子都坐不下。我很喜欢这个家的氛围,尽管我是嫁过来的,但是很快就融合进去了。今年过年,又添了两口,外甥八个多月的的孩子,还有外甥女的未婚夫,可谓人丁兴旺,幸福满堂。只要孩子们都回来了,老人们都无比开心,忙得乐颠颠的,不知疲倦也无怨无悔。而我们只是尽情地享受这份家的温暖、快乐,哪怕是父母的唠叨也是甜蜜的。
大年初二,大家就各自散去了。读高一的儿子要回家学习,姐姐、姐夫他们也各回各的家,外甥他们年轻人有他们的乐子要去找。于是,留下的还是三个人:奶奶、公公和婆婆,一年到头,他们三个人在老家,公公婆婆照顾老人和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十年不变的生活方式,从旧社会一直过到新时代,不会看书,不懂听歌,奶奶和婆婆眼睛不好,电视也不看,更不会玩手机、电脑,而日子却一直过得有条不紊、从从容容。其实,日子不用去想怎么过,一天一天就赶过来了,时间快得常常叫人措手不及。临走前,奶奶抓住我的手,又开始掉眼泪。我们跨出她的房门,她独自坐在床上(奶奶自从去年夏天摔了一跤就再不能走路了),灰暗的屋子,堆着大大小小的纸箱子、食品袋子,都是她的儿孙们、晚辈们带给她的牛奶、糕点、水果。我们都走了,就是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陪伴她度过每一天。我不忍去想奶奶是如何面对这种孤独和寂寞的。爷爷去世五年了,公公、婆婆忙家务,忙庄稼,除了每天服侍奶奶吃喝拉撒,大都时间奶奶一个人在床上,睡睡再坐坐,坐坐再躺躺,醒着的时候用模糊的目光每天扫描着不变的帐子顶和堆在屋子里的箱子。我常常害怕自己老了,老得哪儿也不能去了,老得看不见、听不见、做不动,却依然要打发每天的分分秒秒。其实,我最最害怕的不是容颜老去,弯腰驼背,耳聋眼花,而是像奶奶这种独自无言的寂寞,这种每天等待日出日落的煎熬,这种日渐走向“终老”的担忧恐惧。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既定的结果,只是过程的长短、曲折、起落没有人人预知,只能一点一点的去发现和体验。婆婆曾帮奶奶算命,说是要活到95岁,年前奶奶每天掰着指头算日子,天天茶饭不思、自言自语。后来婆婆就编了谎,说是又算了命,该活到98岁,奶奶这才放下心来。想到奶奶内心的忐忑,真是难以描述。尽管奶奶老泪纵横,我们还是都散去了,各忙各的,把三个老人留在故乡的那排灰暗的老屋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不再稀罕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含饴弄孙、天伦之乐好像不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了;从什么时候起,年轻人不再喜欢跟父母住在一起“家有老就是宝”早已成为老话;从什么时候起,更多的人喜欢上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是新世纪诞生的名词。新的时代,充满了诱惑和挑战,人们抛弃了很多几千年传统中的最美好的家庭生活方式,家不再是根,不再是窝,而成了孩子偶尔停歇的枝头,短暂逗留的驿站,这是“家”的空虚、无奈甚至悲哀。
春节期间,央视有一档节目是重提家规,重振家规的。很多被采访的人都无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家规。其实,不奇怪,宗法时代结束了,家族体制瓦解了,乡约族规当成了“四旧”扫进了历史的垃圾车,如今“家”都四分五散了“家”只是过年临时拼凑的整体,只是每逢佳节才会忆起的地方,更主要的老人不再是权威,不再是家的精神领袖,老人们成了这个时代的弱势群体,成了“空巢”寂寞的守护者。“家规”这个概念在时代的浪潮中颠沛流离,无处着落。我在想,重拾家规,是不是先得重建“家”的归宿感。回家,不是偶尔回到父母住的房子,不是勉强给父母的安慰,而是要找回失落的家族文化,重建精神的家园,让心回家,让梦回家,让爱回家,让孩子回家,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生长的家园,回到那个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的状态。
(如烟写于2014。年2月7日,大年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