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现在很多早期的城镇都衰败了,相反农村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当然了,伦敦是例外,这座欧洲最大的城市是不会衰败的。”莫里斯.汤普森坐在莫三的对面,用略带自夸的口吻说道:“很多年前,当呢绒等产业向农村转移,许多城镇开始陷入衰败之时,伦敦却因为其能够持续吸引到外来移民的进入而愈发繁荣,这就是伦敦的魅力。”
“英格兰只有一个头,但硕大无朋。”莫三揶揄地说了一句。他所说的这句话既是外人对伦敦的评价,同时也是伦敦人自夸的话语,因为伦敦有40万人口,但英格兰第二大城市诺里奇只有2-3万人口,第三大城市布里斯托尔更是只有一万多人口,完全无法和巨型城市伦敦相比。
英格兰的精华,几乎尽集于此!虽然这些年来伦敦的物价日渐上涨——当然这有西欧价格**的影响因素在内,但也不无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在过去的200年内,伦敦的谷物价格上涨了8倍、农副产品涨了6.6倍、工业品涨了3.1倍、12种一般消费品生活支出比150年前整体涨了9倍,但伦敦人的工资却只涨了区区三倍!
这样倒挂的收入及物价涨幅,却没能阻止英国人奔入城市的进程,也没能阻止英国在缓慢地进行工业化、城市化。重商主义思潮的泛滥,使得财富在伦敦及其近郊四处流动,东印度公司、黎凡特公司、东地公司、西非公司等贸易和殖民公司,给众多因乡绅圈占土地而一无所有的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在1575-1630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先后有90多家特许贸易公司在伦敦成立,共吸引了6336名投资者,总资产达800万镑。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而也正是如此巨大的资本聚集于此,才使得伦敦有了别具一格的吸引力:最多的财富、最好的商品、最高端的人才、最好的基础设施,无一不是其他城市难望其项背的,甚至也是欧洲大陆上大部分城市所难以企及的。
此刻莫三和汤普森二人刚坐着马车从城外回来,汤普森很坦诚地带着莫三逛了一把伦敦近郊,对于莫三提出的问题也尽量回答,看起来似乎对莫三四处打问的行为毫不介意。此时听闻莫三说了一句外人形容伦敦在英国地位的俗语,汤普森立刻笑了起来:“伦敦聚集着大部分的财富,这就是伦敦最大的魅力所在。现在英格兰每年的进口贸易总额超过了300万镑,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伦敦产生的,无论是英格兰自产的工业品,还是东印度、黎凡特公司再出口的商品,都要经过伦敦海关的许可,再出口所获得的退税也必须在伦敦领取。所以,你看到了,泰晤士河两岸一直是如此地繁忙,即便是在战争期间也没有丝毫停歇。懦弱无能的荷兰人,根本无法与英格兰海军抗衡。”
莫三闻言笑了笑。此时的英国正处在早期重商主义向晚期重商主义过渡的时代,除其余几个小港口微不足道的商品输出额外,大部分的进出口贸易还是要经由伦敦的。特别是在《航海条例》被严格执行的当下,即便是弗吉尼亚殖民地要向新英格兰出口烟草,都要先将商品运到伦敦,缴纳关税后再运到马萨诸塞,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这种变态、畸形的贸易政策,无疑是伦敦繁荣兴旺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晚期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虽然同样注重积累财富、注重外贸顺差、注重贵金属留在自己国内,但比起早期重商主义来说,其更注重发展手工工场以出口获取利润,所谓以“人为财富”为主,而这显然也是其重工主义绰号的由来,现在的英格兰,很明显就在从早期向晚期过渡,比起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的早期重商主义,要领先上一筹。
两者同样以留住贵金属为核心,同样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严格的行会准入制度以及关税壁垒,但一者只注重贵金属的积累,另外一者却更注重出口本国工业品以积累贵金属,两者在境界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一如现在的荷兰与英国。现在英国下议院权势日升,其议员数量占议会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根据伦敦广为流传的公开资料,下议院中资产阶级、开明贵族及新兴乡绅的人数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大部分是手工工场主,或者即便是批发商,也多半是以批发英国自产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