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一、它暴露了医院的“创收”黑幕
医生们都知道,医院的收入,除了不多的财政补助外,主要靠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
现在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部门的投入不足,一些医院为了盈利,只能千方百计地从药品收入、医疗收入上创收。
先说医院在药品方面的创收。
据测算,国家如果要把所有医疗卫生部门全包下来要投入七千亿元,这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于是,国家给了医疗卫生部门一个政策:药给医院,医院可以再加15%卖给消费者。
这个“以药养医”的政策具体解释就是,医院可以向药厂进行药品招标,把药价降低后再加价15%卖给消费者。
这个“以药养医”的政策就为医院乱收费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些医生为了在药品方面创收,多拿药品提成,给患者多开药、开名贵药、开大处方,能用便宜药偏用高价药,能用一种药偏偏“联合用药”就成了医院的潜规则。在这次柳先生的治疗过程中,多开药、开名贵药、“联合用药”就达60余次之多。
不仅如此,滨海医院还将药品加价在30%至40%之间,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的标准。
再说医院在医疗方面的创收。
除了在药品方面创收外,一些医生们在医疗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检查或用高档医疗仪器检查、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费用“打闷包”、挂床等等便成了最常用的创收手段。
比如,滨海医院属于三级甲等医院,按规定重症监护室每天收费一般在3000~5000元,但该院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按每天1万多元进行收费。仅此一项,柳先生一家便被多收去30余万元的费用。
比如,柳先生住院64天,肾功能检查达130次,平均每天检查2次;生化系列检查达68次,平均每天检查1.06次;凝血象检查达66次,平均每天1.03次;细菌培养加药敏检查达152次,平均每天2.37次……这么频繁的次数,如果不是重复检查,那就只能解释为虚报检查次数。
再比如,按规定,重症监护室的监护仪收费标准一般为每天240元,可该院却将其分解为4项,每天收费1248元;液体泵收费标准一般为每天是5元,可该院却分解成按照小时收费,而且每天收费高达68小时,每天收费340元。
还比如,在给病人换药、输液、注射时,其费用实际上已经包括了材料费,但该院却将纱布、胶条、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针管等单列出来重复收费。在这次治疗过程中,柳先生平均每天竟用掉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共43只针头,也就是说,差不多半个钟头就用掉1只针头,这可能吗?
还有,柳先生住院64天里,静脉输液达1212次,究竟每天输了多少次,没有明细账单,只有一个总账,被打了“闷包”,难以叫人信服,柳先生的家人没法不怀疑:这“闷包”里究竟被多开了多少药费或暗中提高了多少药价?
最后,柳先生在医院里经过63天的治疗去世了,第64天早上遗体便被家人送到了殡仪馆,可医院竟开出了66天的住院费,给死去的病人挂床2天……
在这起“百万医药费事件”中,如果不是柳家兄妹对父亲的医疗费提出强烈质疑,并勇敢站出来向媒体举报,此事可能会永远地被尘封起来,医院乱收费的黑幕永远不可能被揭开。
这起“百万医药费事件”也许是一个特例,它反映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冰山之下,又有多少类似患者已经或正在或将要被医院数十万、数万、数千地无情“宰割”呢?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背离了医疗的公益性质,把药品收入、医疗收入与医务人员的奖金、提成直接挂钩,甚至各科室独立核算、承包。
尽管卫生部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几乎100%的医院仍在实行这样的办法,致使给患者多开药、开名贵药、开大处方、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检查或用高档医疗仪器检查、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费用““打闷包”、挂床等等现象屡禁不止,直接造成了普通百姓的看病贵和看病难。
滨海医院出现“百万医药费事件”并非偶然,因为在现行的“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下,几乎每家医院都在动脑筋忙“创收”,大家当然也就见怪不怪、见丑不丑了。
据国家审计署审计表明,卫生部所属10家医院仅一年的时间就违规向患者多收医疗费一千一百多万元。
鉴于目前的情况,要控制医院的违规行为和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就要对医院过度商业化、市场化的行为予以彻底纠正,对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惩处,并实行医院收入全部上缴,进行收支两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