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没有预期打一场持久战。他所预料的是短期内通过外交威胁或闪电战来实现他的有限目标。正因为这个理由,德国军备生产的数量不是决定于可用的资源,而是基于这种战略估计的需要而定的低得多的水平。此外,集中生产立即使用的武器,即“广度军备”,正是适应这种闪电战略的策略。
但是,掌管德国战争动员的托马斯将军以及他在德国总参谋部的许多同事,都从未赞同过西塔拉的战略。他们要的是“深度军备”,即扎实地准备,精心地组织,谨慎地指挥的一场战争;“他们要的是能打一场对大国联合的持久战”。除了手头已有的武器以外,他们还要大量储备的装备和总体上是用来替换这些储备的重工业。虽然德国的煤、铁矿石、生铁和粗钢的生产有了相当大的增长,这些增长的大部分在三十年代已用于战争工业,从“现存”的工厂中增加煤和钢的生产并不等于深度军备,德国的军事工业似乎非常先进,但是由于缺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有效持久的支持,加之规模化不足,根本就无法满足长期残酷的全面战争的需求,如果不是中国从参战前就保持的欧亚大陆桥为德国输血,德国甚至在红俄入侵的时候就会弹尽粮绝了。
后来的赫斯虽然稳固了政权,但是一方面自恃有中国的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对于灯塔项目的过分期待让他也忽略了对德国军事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调整提高,德国战车过度透支了他们的精力,现在的德军虽然还保持着350万的惊人数量,但是实际战力已经大不如前。英伦前线40个师的德军抵抗不住英美联军4个装甲师21个步兵师的攻击,节节败退,连重要的钢铁基地阿伯丁都已经丢失了,怎么看怎么像是要崩盘的样子。
曼施坦因、博克和龙德施耐德等德军重要将领也看到了德军的颓势,纷纷主张调动东线德军的部分精锐迅速西调,平衡英伦战局,防止被英美军队赶下英吉利海峡。但是赫斯元首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那是因为他对东线战局平息后的领土分割和一系列的利益划分问题还没有信心,那条乌拉尔线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让中国在一马平川的俄国腹地上站稳了脚跟,德国是否还能为自己争取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就还是一个未知数了。
元首赫斯的烦恼还远在天边,而万里之外的北太平洋上,而北太平洋上的第58.2舰队的伊斯特伍德将军的眉头都快皱成疙瘩了。本来他的心情还算不错,毕竟能在中美开战的关键时刻前被调动到相对安全的阿留申群岛附近待机也算是运气,虽然他并不认为自己会害怕中国海军,但是有其他的将军去先和中国人碰一碰总归是好事,死道友不死贫道嘛。但是现在他的心情算是糟透了,刚刚一艘一万五千吨的被征用的大型客轮毫无征兆的爆出两团火光,然后就在大家眼前断成三截,打着旋涡就沉入了冰海之中,只剩下一个船尾还在直上直下的插在水里,看样子一旦被压缩的空气跑出来,它也就和其他部位一起玩海底大冒险去了。
“该死,是潜艇。”伊斯特伍德已经反应过来,驱逐舰大队的指挥官也派出舰艇开始进行圆心搜索,主动声呐的噪声让周围的鱼群不是晕死一片就是惶惶不可终日。但是一个多小时的搜索能获得的也不过是一颗颗深水炸弹造出来的水柱森林。
“看样子不是日本货,不然早就被发现了。我们的定深太浅了,告诉安德森上校,定深要加大到80-120米,我想我们碰上了该死的中国潜艇了。”伊斯特伍德是个老到的舰艇指挥官,日本方面的伊字潜艇的声纹特征美国海军都已经了如指掌,一直没有发现就说明不是那些老旧的日本潜艇干的好事。
“轰隆”伊斯特伍德的脚下一震,他被强大的冲击波推到在甲板上,他脚下的邦克山号巡洋舰舰尾被鱼*雷击中,整个推力系统变得面目全非,更可怕的是引燃了重油舱,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晕乎乎的伊斯特伍德和几十名在甲板上值班的水兵都开始放下救生艇,弃舰撤离。很快救生艇都被放下去了,但是显然不够这么多人使用的,于是更多的水兵抓着救生艇的绳索开始尽力划得远一些,不然如果邦克山号放焰火,他们可就要变成水煮鱼了。
整个舰队都在神经兮兮的忙活的时候,“轰”的一声一枚深水炸弹在水面上带起了一支高高的水柱,但是不一样的是那里面似乎有钢铁碎片和油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