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求计灭“匪”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其实,南方汉人的起义和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相始终。仅在忽必烈统治蒙古的鼎盛时代,南方就有二百余起汉人起义。忽必烈之后的元朝二任皇帝元成宗和三任皇帝元武宗时代,江南地区的汉人起义数量虽有减少,但不绝如缕。到了四任虽然是个好人,也是个好皇帝,可他在位的第五年,也就是刘伯温六岁时,江西赣州出其不意地爆发了高质量的蔡五九起义,蔡阁下不仅攻陷了州府,而且还一路北上,想要直捣黄龙攻陷大都。蔡五九虽然很快被残酷镇压,但那次造反的影响力却让高层不寒而栗。刘伯温七岁时,广西瑶人又起义。八岁时,江西五个州同时爆发了汉人的大规模起义。
对于江南地区的汉人造反,元王朝的皇帝们已习以为常,提不起激动的兴趣来。如果有一段时间,元王朝方面听不到江南有人造反,皇帝们会大吃一惊,认为不可理喻。
但皇帝眼中的芝麻小事在地方县令那里就成了世界末日的大事。青田县县令动用县城的县兵多次到青田山中剿匪,要么无功而返,要么被对方打得丢盔卸甲。
说到元朝的军队,
主要有四部分构成: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
蒙古军主要是有蒙古人和部分色目人组成,以骑兵为主。还包括水军,炮军(由炮手和制炮工匠组成),还有一部分侍卫亲军,弩军。
探马赤军初指从蒙古诸部抽取精锐组成的前锋、重役或远戍部队,后来也有色目人、汉人等加入;
汉军即由原金朝地区的汉人和部分女真人、契丹人组成的部队,还包括早期改编的南宋降军;
新附军即灭南宋前后改编的原宋军。此外,侍卫亲军中还有不少按族属组编的色目人部队。
元朝在地方镇戍军队中,还包括“乡兵”一类的部队,主要由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人组成。
例如辽东有高丽军和女直军,由依附元廷的高丽人和金朝灭亡后留在辽东的女直遗民编成。云南有寸白军,又称爨僰军,由云南土著民族爨人和白人组成。湖广有土军、黎兵、洞兵、徭兵等,由今黎族、壮族、瑶族等民族的先民组成。福建有畲军,由畲民组成。吐蕃地区的藏人,编成吐蕃军。这些军队,或由所在地区的万户府、元帅府兼管,或设立专门的万户府、千户所等,隶于宣慰司都元帅府之下。
军队依承担任务的不同,区分为宿卫和镇戍两大系统。宿卫又分为皇帝直辖的“怯薛”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平时主要护卫宫廷,守卫京畿,战时也出京征伐;镇戍诸军,屯戍于全国冲要地区。
而北方是蒙古军、探马赤军的重点戍防地区;淮河以南主要由汉军、新附军屯戍,并配置部分蒙古军和探马赤军。边境地区由分封或出镇其地的蒙古宗王所部和土著部族军配合镇守。
蒙古国时期的军队,主要分成蒙古军和汉军两大类。
具体每种军队在详细的组成各位看官可以问度娘哈,在下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里要重点说下汉军和新附军,也是主角所在地区常见的军队。
原来在江北立足的汉军,宋亡之后大多南下分驻江南各地屯驻,并陆续建立万户府、元帅府等统军机构,管领驻军。杭州、扬州、建康、镇江等地,是过去南宋统治的中心地带,自然成为驻戌元军的重点防守地区,往往建置数个万户府于一地,如杭州设四万户府,扬州、建康、镇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