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道是年怕中秋月怕半,这中秋节一过,这一年就快过完了。当初因为君晟一句话多留了两年的杏花已经十六了,高氏眼红着陈壮生个儿子左一对镯子又一个银锁,过个周岁还捞一大盒银子,就急着给杏花相看人家了。
今年陈家给君晟种那三十亩地,君晟啥章程都没定,给陈家拉了够一年吃的粮食以后,就说他和吴地主合伙开酒楼,把银子花光了,陈家今年的钱给算成酒楼入股了,其实是他把他那两成红利送给陈家了,他就赚吴地主酒水玉米和房租钱。
陈老太太哪知道府城的酒楼是啥样,一听给算了两成红利,照着县城的酒肆一比,一年赚百八十两的,两成也就二三十两银子,虽然多了点,老太太念着君晟这孩子一片心意,就收下了,君晟生怕老太太反悔,趁着吴地主回来拉玉米面,还把里正叫过来做公证人,拉着老太太就按了手印签字画押了。
吴家庄今年每家都种了玉米,跟君晟换了细粮也没舍得都留下吃,大部分都拿去卖了,卖成了银子也没死抠着全存起来,纷纷跟吴地主商量赎地,吴地主开着酒楼赚了钱,也就不在意村里那点地了,翻出了家里存的老账本,这家两亩,那家三亩的,吴地主的地又缩水一小半。君晟觉得三十亩地都买多了,差点没累死陈家男人,这次吴地主来问他,他这个最有钱的反倒一亩都没买。
高氏把附近几个村子都走了一圈,相看了整整俩月,终于给杏花定了一门亲事,到底没舍得往远了嫁,选中的这户正巧是汪氏娘家下山村的,还是汪氏的娘郑氏的族亲,家里也姓郑,高氏选中的是这郑富家的大儿子郑元宝,也是十六岁,比杏花大三个月。
君晟来陈家串门的时候躺陈老太太腿上听老太太念叨家里的事,听到郑元宝就笑的停不下来了,元宝在古代不就是钱么,为啥不干脆叫郑(挣)钱?陈老太太好奇他笑啥,就说出来了,陈老太太一头雾水,他三叔就叫郑钱,他咋能跟他叔同名,原来郑富兄弟三个,分别叫郑富郑贵郑钱,君晟一听这三兄弟的名字,笑的更欢了,政-府正规挣钱,哈哈哈,他们爹也太有才了。
杏花出嫁的日子定在了十一月十六,不知道翻的哪本老皇历,说是黄道吉日宜嫁娶,君晟也没大包大揽,提前一个月给了高氏两大卷丝绸面料,添妆的日子又送了一支银簪一对银镯,就什么都不管了。
陈老太太一辈子没闺女,对这个大孙女也是挺疼爱的,没像高氏那么重男轻女,办嫁妆的时候给了高氏二两银子,加上郑家给的聘礼,嫁妆正经办的不错,比汪氏出嫁的嫁妆还多。
陈壮结婚君晟跟着去迎亲,这杏花出嫁他又过了一把娘家人瘾,堵门的时候比谁都闹的开心,那郑元宝瞅着虽然也不白,可长的憨头憨脑的,瞅着就讨喜,一看就是个老实孩子,被君晟堵在门外逼着唱歌,急的直抓脑袋,最后还是陈壮看他可怜的紧,把君晟给拉走了,陈强才打开门把他放了进来。
郑家三兄弟是分了家的,老两口跟着小儿子过,郑富的大闺女已经嫁人了,郑元宝下面还有个弟弟叫郑金锭,一家四口有十三亩地一头牛,家里六间大房,不得不说高氏给杏花相中的还是个富户,所以郑元宝来迎亲也是赶着牛车来的。
迎亲童子是个四五岁的小男娃,拎着一双绣花鞋往堂屋走,还被门槛绊了一跤,媒婆笑着就嚷道“进门男娃倒了,进门男娃倒了!”意思孩子进门摔倒了谐音到了,娶进门就能生儿子。
陈田撇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