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江山与人口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日月岛去皇庄的两条通道总长度也是三千公里,建立水运通道后经过调整,30米宽陆路驰道仅三百公里、一个星期就能走完。水运通道宽度300米,长度增加到2700公里,白天黑夜不停地扬帆行船,一般也须三个星期。
移动通道各有两条水运航道与陆路驰道,水陆长度均为1500公里,一般行船需半月,陆路步行需花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无论你在通道里呆多久,除了带有足够的粮食住在里面生活不想出来者之外,一般都会在六个时辰内来到通道的另一头,包括那些有可能饿死在里面的人。
这些通道都有时间上的设定,一般道内的一个月外面只有一个半小时,半个月也就三刻钟的样子。
这样的设置虽然对人员物资的输送速度非常有利,也改变了这个时代中国百姓缓慢与休闲的生活节奏,同时也让赶道运输的商船舰只感到疲惫。
傍晚时分,那参加开国典礼的三十余艘舰船已来回航行了三个多月,此时它们又带来了一百多艘货船,而首批到达的明王号巨轮与三百多艘征用来的商船才刚开始卸货不久。
日月岛的百官与军民都知道自己生活在明王密境之中,却很少有人感受到这密境与凡间的不同之处。这次经过在通道中的往返穿越,又看到巨大的双层山洞军港及军军港之外的另一个明王密境,他们才真正懂得了明王密境到底是怎么回事。
军港中已入驻了四万多军队与船工,大家都在忙碌地卸着粮食与物资,望着驰来行去的金甲骑士都有些战战兢兢。
此时这些早入世者都已知道小明王又扩张“版图”,还得到一块被人遗弃的密境与三十多万众丁口,需要大量的粮食给养。
此时更在众军民口中传递一个小道消息,议论着那个人口众出的密境是个有进无出地方,先期出来的男丁吃上凡间的粮食之后竟然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听说那个密境的国度数百年来一直在与凡间争斗,被天廷得知后封死了的。”
“噢,难怪男子不论老少都不能入世为人。这就对了么!”
“可是小明王不是要入援大明吗?这算不算与凡间争斗?”
“是援明抗金、救吾华族!不是在与大明朝廷谈判嘛?不能算是与凡间争斗!”
“怕什么怕?就算死了,小明王不是还会让吾等复生?怕个鸟!”
朱慈焯改造了日月岛,创建了这个大境域,发现并占有了澳洲大岛,治下百姓所拥有的一切均拜他赐予,在这个国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所以在郑明的政治风气非常开明,朱慈焯不担心治下的军民会造他的反。
只是治下的“子民百官”们有些得寸进尺,要用7500吨粮食与5000吨红著、玉米、大豆等杂粮跟他交换60万人口,就算这60万人口迁往皇庄世代为皇奴都行。郑明需要人力资源去国内开发建设,要去务农要去造国都……为此大臣们好似要跟朱慈焯干架一般。
同时那三十多万难民迫切想逃出死境而生天,经历了十多年暗无天日的日子,在血雨腥风中艰难地挺了过来,当光明在望时这三十多万人类都到了疯狂的源。“就算是死也不想呆在那鬼地方了!”
可是密境的建设也需要人,特别是忠于郑明王朝的官员,朱慈焯希望有一部分官员留在这里。因为那些凡仙远不如凡人聪明机动,他们拥有巨大的“力量”,能够移土填海,能够轻松地开凿隧道与运河,能够远距离运送巨石与木材,而且150名凡仙所耗的粮食不足一名成年凡人的粮食所需。
只是这些凡仙大都做事情很死板,虽然能精确地测量出土地的面积和海拔高程,但他们只会按上级的吩咐去做一些“集体劳动”,非常缺乏独立工作能力。他们也没有管理经验,更不会处世治事,象库拉姆这样的“出类拔萃”者少之又少。
7500吨粮食是日月岛两年的粮食储备,在这时代一般称作一十二万五千石,听起来好像是个天文数字,其实上摊到十二万人的口粮只有2.6公斤/每月。
这仅是国家的粮食储备,为了预防天灾人祸或者战争时期的需要,同时日月岛百姓家里一般都有些存粮,又都属于食量不太大的“城里人”,加上战前调配与供应上的控制差不多能应付两年了。
同时这仅是国库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备,大臣们知道堡库中还有六十万石增备的军粮,准备接下去的对明援助与移民所需,这些足够解决六十万移民口粮问题。
那个近四十万灾民的弃境让大臣们对六十万移民充满着信心,因为日月岛上有很多这样的外来人口,朱慈焯起初的胃口可比这些臣子还大些。
长岛(新咯里多尼亚)北部京都港,海湾附近的的岛焦已全部清除,长16.5公里、宽7.5公里的“C”字型港湾中三十多公里长的海堤石邦已全部完工,0.5至1.5公里宽的堤岸平台上已经做好了公路摘上了树苗。
夜色中看到一线长长的海浪沿着长岛由南及北而来,十余公里宽的海床上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