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队的对手。
接到莫斯科的命令后,其他的苏俄军队可以以寡不敌众的借口消极避战,可是西伯利亚军区责任所在,避也避不过去。稍做准备,这支西伯利亚最后的精锐就踏上了征途。
为了打赢这次决战,西伯利亚军区也豁出去了,在卫戍师急行军赶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大量的军事物资,坐上了“远东大动脉”,“隆隆”的火车声,日夜不停。
可以说,从12月22日开始罗科索夫斯基的“乌合之众”顺着“远东大动脉”向西进行了六天,整个西伯利亚苏俄控制范围内的城市就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运送了六天的粮食和军事物资。直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队伍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团团包围,这次运输行动才停止。
罗科索夫斯基所面对的是苏俄最精锐的部队,和苏俄军界的新星,苏俄西伯利亚军区总司令助理主管绍林。至于苏俄西伯利亚军区总司令,那当然是德高望重,坐镇新西伯利亚这座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城市。用他的话说,“这终究是年轻人的舞台,已经做到总司令这个位置,升也升不到哪去了。”
在双方都是稍做准备的情况下,罗科索夫斯基的五十万大军和绍林率领的一万苏俄精锐加两万民兵,轰轰烈烈的投入到了一场生死大战中。
或许有人会对绍林一方只有两万民兵的加入感到疑惑,毕竟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内的居民也是以数十万计的,怎么会只能抽调出这么点人呢?这其实还要得益于哥萨克的首领波雅尔科夫,正是由于这家伙汇集了一大票的白俄贵族在远东闹着复国,并且声势越来越大。导致城内的不少人都处在观望期,这也正是苏俄高层放弃固守新西伯利亚城,而命令西伯利亚军区主动防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的原因。如果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在白俄军的“恫吓”下兵不血刃的攻克了,那么对整个苏俄都是一次大的地震。所以绍林能够在苏俄统治基础出现动荡的情况下,迅速召集到两万民兵或者说是能够召集到这两万莫斯科的死忠份子也算是不易。当然这些人一方面要协助守城,一方面还要“看住”城内那些摇摆不定的人。毕竟苏俄立国才多久,沙俄那可是承平数百年的老牌帝国,出现一些死灰复燃的迹象也是情有可原。何况城外还在给这星星之火,提供燃料呢!
赵云命令罗科索夫斯基裸挟了如此多的百姓,可不光光是为了当做攻城时的炮灰使用,人都有个从众心理。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内得到有数十万大军进攻的消息的时候,那些有能力,有条件的都一哄而散的向西,向苏俄的欧洲部分开始了迁徙,只是因为罗科索夫斯基的大军来的太快,城内还有很多人没有走脱,所以被困在城内。这些人都是普通的百姓,如果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还能奋起一战。但如果是为了苏俄军,而要他们出城与白俄军打的不死不休,那么就没这个可能了。所以赵云丝毫不担心,整座城市数十万百姓和苏俄军同心协力,一起困守这座坚城。
另外,虽然罗科索夫斯基统领大军的时间尚短,可是从他接手开始,就一直是以他为中心,所以说军队的凝聚力还是可以的。
从他接手伊始,就是马不停蹄地进攻、进攻、再进攻,队伍休息时间除了整编,就没有了其他的工作。
其实罗科索夫斯基之前在苏俄军内虽然职务不高,但却很有天分,所以年纪青青就做到了团长。
加入白俄军后又被赵云所赏识,所以他的职务升得很快。可正是如此,罗科索夫斯基也想着回报赵云,在加入白俄军后一直仔细地观察着白俄军内的一举一动。一开始当然是想尽快的融入这个团体,可是随着观察得深入,他却逐渐地看出了些味道。
赵云对于白俄军完全就是散养,只是一味的做大,但并没有做精。除了几支自身原本就是精锐的队伍,整个白俄军中并没有培养出一支拥有合格战力的队伍。说白了,赵云就是拿他们当炮灰使,而且这一点赵云绝对是有自知之明,否则也不会动则数倍于苏俄军才敢向对方下手,否则一看人数不够就是有便宜也不占,立马就“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