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喊冤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杏花村挖出了一块年代久远的石碑,当天,这消息就传遍了北山镇的大小村落,并以极快地速度,向北山镇的周边地区迅速辐射开去,几天的工夫,就传遍了邻近乡镇和周边村落。
人们惊叹之余,便想起了那个身处大山腹地的金莲,那个整日足不出户却详知古今事的神秘女人,她数年前的预言,至今始兑现,如此说,她的确是神灵附体了,且有着先知先觉的神奇本领,就是她,运用神通,卖弄手段,最终准确无误地验证了杏花村里有古庙、北山顶上有神灵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既是这样,那还犹豫什么呢?赶快撒丫子地前去捐钱捐物捐力,尽可能地为自己积德祈福,才是善男信女们心中压倒一切的大事。
这种意识,犹如流感一般,迅疾传遍了山里山外、丘野平川,比各级官员们动用所有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政策条令、会议精神还要神速,于是,不到一个集空儿的时间,通往杏花村的大路上,便陆陆续续地奔走着一些人影子,时有载运建筑材料的牲口车辆,在进进出出着。
此时的振书,早已不像建庙初时那么惶惑沮丧,他整日挺着腰杆,不知疲倦地行使着建庙工地上总把头的职责,指东道西,吆五喝六,他把当年木琴带领村人整修大路时的管理模式一丝不苟地照搬过,划队编组,量化指标,架灶开伙,日夜赶工,一条条指令,从他油光光的嘴巴里冒出,被扎扎实实地落实在人们的手中脚下,一个个设想,从他的脑袋里规划出,又被原封不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似乎他才是神的化身,他才是仙儿的特使,他才是人们心目中脚踏祥云身披腾图的精神领袖。
山内山外的民众对建庙一事怀揣着满腔热忱,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全是心甘情愿的,有一丁点儿的强迫命令,也有一个半路退出临阵脱逃的,最少的时候,工地上也有五、六十口子人在认真劳动,最多的时候,则达到了上百人之多。
如此规模的工地场面和无偿劳动,着实让人心里生出无限地感慨,感慨着当年整修出山大路时,村人们闹将出的一波三折,当时的工地,演绎着一曲悲壮的历史剧,现在的工地,却上演着一幕火爆的现代戏。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种人心所向无坚不摧的气势和劲头,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便硬生生地在荒芜冷清的北山脚下,筑起了一座承载着善男信女全部心血和祈愿的神庙,,仙人庙。
建成后的庙宇,共有三间大殿和两小间配殿,大殿为单檐起顶,下有回廊,青砖砌墙,青瓦覆盖,屋脊两端微扬,配殿亦是如此,只不过整体缩小了一大截子,大殿内显得很空旷,还有安置什么泥塑神像,只有那块座椅样儿的神石雄踞在正中央,上面安放着一个神灵的牌位,殿堂四周,有高大的石砌围墙合拢成一个略微呈长方形的院落,墙面用黄泥掺合了白石灰渣泥抹得平整光滑,庙门为涂了红漆的双扇实木门,有集市上出售的黄铜门环和锁拴,门楣上边,悬挂着一块涂了黑漆的厚实木牌,上面雕刻着涂了黄漆的三个魏碑体大字,,仙人庙,
当初,那块刚挖掘出就轰动了县镇城乡的石碑,被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考察鉴定后,就要运回县里妥善保管,振书一听,就如挖走了自家祖坟那般心急火燎,他哀求人家不准运走石碑,就安放在村子里,他把胸脯子拍得“嘭嘭”作响,保证会照管好这块神碑的,情急处,振书差一点儿要当场跪下,苦苦请求县里的人千万不要带走,一直陪同着的木琴也是强烈要求,把石碑留在村内,说这是老一辈人留给村人的重要遗产,保证不会损坏文物的一根毫毛,杨贤德当然不希望好容易出土了的唯一一件能够证明北山镇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宗教遗存的信物,就这么被眼睁睁地搬走了,他也是极力要求,把石碑保留在原地,悉心加以看护,况且,从心里讲,他还想围绕着这块石碑,认认真真地作篇文章呐,因而,在留住石碑这一点上,振书、木琴和杨贤德的意见出人意料地高度一致,最终,石碑有被县里的人弄走。
庙宇建成后,石碑被重新接好竖立起,稳稳地安放在大殿前正中间的位置,还在石碑上搭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木质小亭子,由六根粗壮的圆木支撑起一个六角形的瓦顶,四下里檐角飞扬,很是别致,为石碑日夜遮挡着四季轮回的风霜雪雨,这是福生从崂山上悉心揣摩后,偷偷学的一门手艺。
除了振书和四季等几个自家人外,有人知道这座庙宇到底动用了多少人工土石,更弄不清楚一共募化了多少资金,四季掌管着一切捐赠物品的登记,振书掌管着所有财物开支账目,其他人都是具体施工者,不沾财物的一丁点儿边,完成之后,振书也张榜公布了所有捐赠财物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两相互顶,不欠一毛,不余一分,巧得不能再巧了。
他公布出的账目,村人明面上都不讲,只是一个劲儿地恭维振书一家人做了件大好的功德事,背地里,却议论成了一团麻,说什么的都有,振富就曾散布风声说,据他多年掌管村内财务的经验推断,振书一家在这次捐资建庙工程中,私自的收入不会低于一个大数,他又不明讲这“一个大数”到底是多少,是一百,还是一千,甚至是一万,由着众人胡猜乱想,因为他是多年的村主管会计,对账目的精确把握就有着极强地鼓动性和说服力,由是,就如煮开的油锅里撒进了一把盐粒子,愈加把村人背地里的非议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此时,山坳里的杏果开始成熟,一树树青黄光亮的果实铺展在沟坡院落间,散发出青涩的气息,娃崽儿们的嫩牙,又开始成排地被酸倒,滚圆的小肚子里,再次灌满了大人们使劲儿吹进的酸臭气息。
杏花村迎了又一个杏果丰收年,果脯加工厂正式开始了它的第一次投产运营,杏花村人也再次积攒起日里捞票子夜里藏票子的冲动,
仙人庙刚刚建成,李振书还有喘过一口气,甚至激动莫名的心跳还有稍稍平复下,一记沉闷的重棒狠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