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位置,再观察下周边的地形。发现在沿途中有一大片树林存在,如果让士兵不走直线,而是绕进旁边的树林行进的话,虽然路程会延长,但却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减小骑兵的威胁。毕竟骑兵在树林里可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不过即使绕路,也无法全程都在树林里行进。首先是要进入树林的话,需要一小段距离,然后是坞堡距离树林也有一小段距离。
也算幸运了,至少比没有树林强。还是得感谢古代森林覆盖率高的便利啊!
“全军听令,立刻改变方向,向右方树林前进!”
赵二立刻下令。
“不去坞堡,改去树林?这是为何?”有的士子不明白赵二为什么这么做。
“啊,我知道了,赵大人就是高明,这树林可以有效阻挡骑兵!”有聪明的士子立刻替赵二解释道。
“啊,原来如此,赵大人果然用兵如神!”一片马屁又纷纷拍了过来。
不理会他们的马屁,赵二继续下令:“全军摆方阵!战兵在外,辅兵在内。保持临战姿态向树林移动!”
之前侦骑汇报的是敌军大部队需要两刻钟到达我方位置,现在敌人出动了骑兵,其速度是步军的好几倍,那么距离敌军到来基本就是眨眼间的事了,不得不立刻做好临战准备。
果然,刚下完命令,就望见远方扬起一阵烟尘,赵熊按赵二吩咐俯下身子用耳朵贴地听了听,然后汇报:“头儿,确实是马蹄声,但是听不出数量。”
好吧,看来
影视作品里那些贴地一听就能判断敌人数量的,大概都是经验老道之辈,我军暂时还没这种人才。不过能判断出敌人是骑兵已经很不错了。
不得不说骑兵就是快,在我军刚刚摆好阵型的这么一点工夫,敌军骑兵就已经跑到了我军视线可及的位置。
赵二抬眼看了看,敌人的骑兵大约有数百人,而且皆披甲,虽然有的是铁铠有的是皮甲,并不统一。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敌军的骑兵队在冲到我军一箭距离之外时,并没有顺势发起冲击,而是停下来开始重整队形。不仅如此,他们还派出几骑侦骑绕向我军两侧,侦查我军的薄弱点。
“这些黄巾……”赵二捻着胡须评价道,“比当初黄巾之乱时的黄巾强多了啊!”
黄巾军李大目部。
李大目是这支黄巾军的头目,他早在最初黄巾起事时就是黄巾军中的骨干,只不过那时他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头目,并不出名。后来随着起义被扑灭,那些出名的将军、渠帅们相继被杀被俘,就轮到像他这样的小头目来支撑场面了。
现在的他,手中掌握着万余部众,而这万余部众亦都是能战之士,其中还有一千名骑兵,其实力就算放在当初黄巾起事时,也是渠帅一级的存在。
要知道,当初黄巾起事时,虽然渠帅们都动不动就有数万手下,中原地区甚至个别渠帅有十多万部下。但里面大多数都是协裹来的百姓,其综合战斗力是远不如现在的李大目的。
在黄巾之乱刚刚平定时,李大目是跟着张牛角混的,后来张牛角部与并州的褚飞燕(张燕)部合并,张牛角仍是首领。
可惜那张牛角见到瘿陶(冀州钜鹿郡治所在)富庶又防卫空虚,便决定攻打那里,却不慎中了流矢而亡。他死后,麾下众黄巾就共同推举褚燕担任首领,褚燕也是那时候改叫张燕的。
那张燕也是一代枭雄,相继吸收了冀、并二州的众多匪寇,盘踞黑山,聚众号称百万。又派使节奔赴朝廷,名为请求归降,实际则是洗白了身份,成了黑山一带的“土皇帝”。
李大目却觉得在褚燕手下混没前途(其实是吃不惯并州饭菜),便另立山头,回了冀州,几经辗转之下,又决定去青州发展。
此时,李大目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嚼着大葱说道:“这青州大葱果然比冀州的更好吃一些!”
旁边站着的是李大目前一阵子捉来的青州厨子,做得一手好青州菜。他听了李大目的话,顿时自豪起来:“那是!俺们青州菜甲天下,这济南大葱更是远近闻名!”
李大目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问手下:“那伙郡兵现在怎么样了?”
--
注:蛾贼。语出《后汉书·皇甫嵩传》:“角(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
历史上黄巾军李大目部并没有去过青州,一直在黑山那边混。不过作者遍查史料,青州这边虽然一直闹黄巾闹得很厉害,但留下名姓的黄巾首领除了一个管亥就没别人了,所以只好从黑山那边“借”一个过来给主角刷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