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数千宫女,没一人敢为国赴难。你怎么敢?不怕么?”

    “黑枣当然害怕。”黑枣看向刘敬,忍着泪水道:“黑枣是老秦人,黑枣也许不懂什么叫邦国危难,但黑枣会唱那首老秦古歌采薇。”说到这,黑枣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黑枣失声哭道:“黑枣只是知道,若和亲不成,匈奴就会再次南下,也许家乡父老,我爹我娘,哥哥弟弟,就会再受战火之苦。黑枣用自己一人,换家乡一片安宁,值!”

    “好姑娘!”刘敬失声称赞道,他深呼一口气,感慨万千:“泱泱汉国,堂堂华夏,如今竟要靠女子来换取安宁。”说着,刘敬看向黑枣:“黑枣,你刚说的你们秦地古歌采薇,你会唱么?”

    黑枣噙着泪水道:“当然会唱!”

    刘敬站起身道:“我刘敬是齐人,没有听过这首歌,你唱给我听,好么?”

    黑枣也站起身,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开口唱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歌声响起,那些汉军们也都是秦人,当他们听到黑枣高唱采薇时,他们一个个也都站起身来,跟着黑枣一起唱起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语调悲凉,感人至深。

    刘敬虽不是秦人,但他却也读过孔子所汇编的《诗经》中这采薇一章,采薇本就是反映出了当年秦人因猃狁之祸而不得不戍守边境的事,当年的猃狁也就是如今的匈奴吧!如今见到现在的秦人,乃至整个汉国的军民还要饱受匈奴之苦,现在听到黑枣和将士们高唱采薇,这让刘敬如何不热泪盈眶。

    “诸位。”刘敬看向大家拱手道:“我刘敬不完成和亲,无颜再见......”话音未落,忽然一名军士猛的上前将刘敬扑倒在地叫道:“有埋伏!特使小心!”话音刚落,只见一支带刺倒箭射来,正射入刘敬刚刚所站的地方。

    众军慌忙拔出佩刀,将刘敬和黑枣保护起来高声叫道:“有埋伏!”

    只听马蹄声响,四周已被匈奴骑军团团围住。

    刘敬站起身,环顾着四周的匈奴骑军,他忙高声叫道:“我乃汉使!我乃汉使!”

    只见王信策马走进来道:“汉使?”

    刘敬抬头一看,进来的这个人怎么一脸的汉人容貌,连说话的口音也和汉人无二。刘敬来不及多想,他从怀中取出圣旨道:“在下和亲特使建信侯刘敬,护送公主入草原,与冒顿单于和亲。”

    王信回过身,用匈奴语在醍醐羊耳边嘀咕了一阵。醍醐羊微微点了点头道:“全部押回右贤王庭!明日单于庭八月大典,到时一起带过去!”

    “是!”王信转过身喝道:“都押起来!”

    次日天明,单于庭,八月大典。

    匈奴骑军刚刚洗劫完代郡,正是得意满满之时,又正赶上一年一度的八月大殿,冒顿单于准备好好庆贺一番。

    天刚蒙蒙亮,四面八方的贤王,屯王,都尉都纷纷率领自己的最精锐的骑军队伍赶往单于庭外陈列起来。天色大亮后,冒顿策马来到单于庭外,远远的便看到威风的祭天台,和庭外阵列的草原最精悍的骑军。

    “禀告大单于。”一骑射手跑来报道:“各贤王,屯王,都尉都已到达,唯右贤王醍醐羊还未到。”

    “这小子怎么还没到?”冒顿喃喃地说道。

    骑射手忙道:“时辰已到,请大单于先行祭天吧。”

    “好。”冒顿点了点头道:“那就先不等他了!通知大家,祭天开始。”

    “报——”又一骑射手跑来禀道:“报告大单于!右贤王醍醐羊到了!”

    冒顿抬头看去,只见右贤王醍醐羊策马跑过来,翻身下马跑到冒顿面前。冒顿怒喝一声:“怎么才到!”

    “大单于息怒。”醍醐羊忙上前在冒顿耳边小声道:“昨晚抓到一支汉朝使节队,汉朝想和大单于和亲。”

    “和亲?”冒顿看向醍醐羊问道:“什么意思?什么是和亲?”

    醍醐羊忙又小声在冒顿耳边嘀咕了一阵子,冒顿微微点头,冷冷一笑道:“汉朝的皇帝好奸猾啊。”

    醍醐羊又说道:“我把汉使和公主都带来了。当年我匈奴和前秦作战时,被前秦打败,如今却也换成了中原人来求咱们。我想不如在一会的祭天大典上......这样...这样...”

    冒顿听后大笑起来,他拍了拍醍醐羊的肩膀:“就这么办!”

    “是!”醍醐羊答应一声,忙骑上马跑了下去。冒顿抬手整了整头上的单于金冠,向正中的祭天露台走去。露台两旁的匈奴贵胄们忙齐齐跪下,扬起双臂高声呼喊道:“昆仑神万岁!大单于万岁!”

    冒顿在众人的朝贺声中,登上祭天台,祭天台上早已排放好了祭拜天地的三牲贡品。冒顿跪下来,展开双臂念完每年不变的祭天颂词后,又开口说道:“悠悠无上的昆仑神明鉴,自我冒顿成为草原单于以来,我大匈奴日益强盛,统一了茫茫大草原,就连中原王朝也不得不向我匈奴低声求和!”说着,冒顿站起身扭头喊道:“把汉使和那个汉朝的公主带上来!”

    刘敬和黑枣两人早被押到了祭天台下,黑枣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瑟瑟发抖,刘敬忙扭头对黑枣道:“鲁元公主,放心吧,有我刘敬在,你不会损伤一根头发。赶快放松下来,别让匈奴看穿咱们。”

    黑枣紧咬着下嘴唇,用力点了点头。她忙深呼吸了几下,努力平静着紧张的心情。

    随着冒顿一声令下,醍醐羊带着两名匈奴兵士将刘敬和黑枣捆绑着押上了祭天台。

    “跪下!”醍醐羊一声呵斥,两个兵士将刘敬和黑枣用力押跪在祭天台上。

    冒顿转过身,朝祭天台高声道:“昆仑神!汉使与汉朝公主已经押到!我匈奴乃草原之狼,怎能被汉国美色与财物所惑?现在就请昆仑神决定,若昆仑神同意我匈奴与汉国和亲,那就请三牲跌落在地。若不同意我匈奴与汉国和亲,就请三牲保持现状!”

    祭台上三牲的脑袋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跌落下来,这不就是明显不接受和亲么!这一点是刘敬万万没有想到的,他的额头此时也已渗出丝丝冷汗来,他忙努力平静着怦怦乱跳的心,听着冒顿下句要说什么。

    眼看三牲的脑袋还在祭天台上稳稳的放着,冒顿一转身喝道:“昆仑神神意已定!我匈奴不和亲!”

    此言一出,祭天台下匈奴贵胄齐声高呼:“草原之狼,决不和亲!草原之狼,决不和亲!”

    冒顿低头看着刘敬和黑枣冷冷一笑道:“割下脑袋,祭天!”

    “是!”两个匈奴兵士拔出腰间弯刀,向刘敬和黑枣走去。“慢!”刘敬抬起头一声怒喝,双眼直指冒顿:“在我们中国(与现在所讲中国不同,当时中国主要指中原大地),两军对阵,还从来不斩来往使节!你匈奴人嗜血成性,与禽兽无异,和你们讲不通什么是仁义道德。你们匈奴人既然嗜好杀戮,我愿与你们草原最强的勇士比试!若我胜,你匈奴便和我汉国和亲,不得再侵犯汉土半寸!如何?”

    冒顿一听,仰头大笑起来:“汉人与我匈奴比武?哈哈,闻所未闻,当真可笑。”

    刘敬抬起头狠狠的瞪着冒顿,黑枣在一旁忙小声说道:“特使不可逞强啊,黑枣一死不足惜。”

    “若匈奴不接受和亲,汉国才真的危在旦夕。”说着,刘敬看向黑枣强笑了一下道:“我当年也是军旅出身,我在临淄当军侯的时候,他冒顿还没当上单于呢!我未必会输,我愿为汉国一试!”

    黑枣看向刘敬,忍不住又落下泪水来。

    醍醐羊拔出弯刀上前割开绑在刘敬身上的绳子,看向冒顿道:“对付一个汉人,不劳大单于出手,我来!”说着,醍醐羊扭头对卫兵道:“去!取一把他们汉人的军刀来!”

    刘敬站起身,舒展了下双臂,他从怀中取出那份羊皮地图一把塞进黑枣的手中小声道:“匈奴人狼心狗肺,到时不管胜负,我必是死路一条,你定要把这份地图转交给和我们一起来的那些汉军手里,让他们回去亲手交给陛下,此图战略意义重大,可为日后我军扫平匈奴作一个基础。”

    “嗯!”黑枣目光坚定,点了点头。

    不一会,匈奴士兵提着一把汉刀跑上来,递给刘敬。刘敬接过汉刀,看向醍醐羊道:“弱国无外交,只能以死相拼了。”

    醍醐羊冷冷一笑,噌的一声拔出弯刀,刘敬也拔出汉刀,二人在祭天台上,展开角逐。

    醍醐羊自心底看不起汉人,再加上匈奴人本就暴躁无比,刘敬刚刚拔出汉刀。醍醐羊便大喝一声冲上前去,一刀就要将刘敬脑袋劈开。刘敬自知自己臂力必不如匈奴人,如果自己抬手去挡,必然抵挡不住。眼见醍醐羊一刀向自己脑袋砍来,刘敬挥刀对准醍醐羊腰间一刀划去,随后猛一闪身,将醍醐羊的那一刀躲闪过去。醍醐羊的腰间被划了一个大大的口子,鲜血喷涌而出。

    “第一刀!”刘敬一声怒喝,振作精神喝道:“三刀之内,必然结果你的性命。”

    醍醐羊抓起羊皮将自己的腰围住来止血,这次他不敢再大意,举起刀和刘敬展开对峙。刘敬眼见如此,便故意卖出个破绽来,那醍醐羊要杀刘敬心切,眼见刘敬已露出破绽,一声大喝,又提刀劈上来。刘敬早有预料,他举起刀一刀扎进醍醐羊右肩,醍醐羊惨叫一声,刘敬又猛地将刀拔出,醍醐羊一口鲜血喷出来,手中弯刀掉落在地,仰头倒在地上。

    “第二刀!”刘敬走到醍醐羊面前低下头看着地上的醍醐羊道:“认输否!”

    这时,祭天台下匈奴贵胄早已抽刀在手,若刘敬再敢伤到右贤王,他们便准备一拥而上,将这个汉人乱刀砍死。祭天台上,匈奴士兵们也早已拔刀在手,将刘敬团团围了起来。

    冒顿在一旁被这两个回合的刀法较量看的呆愣在那里。

    醍醐羊倒在地上,鲜血顺着嘴角不断的流下来,他努力睁开双眼看着刘敬,右手慢慢地拾起地上的弯刀,想要趁刘敬没有防备,一刀掷去。可这一切的动作,早被刘敬看出,他举起汉刀一刀先行掷去:“第三刀!”正中醍醐羊咽喉,醍醐羊瞬间没了气息,仰头死在祭天台上。

    本想拿刘敬和黑枣来祭天,却没想最后倒在祭天台上的是他们匈奴自己的右贤王醍醐羊!这一刻,时间似乎凝固住了,因为这一刻发生的过于突然与快速,匈奴人根本没有来得及看清楚!

    刘敬擦了擦脸上的被溅上的血迹,他缓缓走到醍醐羊的尸体前,一把从醍醐羊的咽喉处拔出那把汉刀。

    冒顿方反应过来,他看着祭天台上倒在地上的醍醐羊的尸体,大喊一声:“兄弟!”忙快步奔上前去,跪下来缓缓将醍醐羊的双眼合上,醍醐羊是自己还是王子时就跟随自己的亲信,弑父杀兄,谋求王位,反攻东胡,大破汉军都是醍醐羊跟随着自己一起打下来的!不想今日,醍醐羊竟死在了匈奴的祭天台上!竟死在了这个汉使的手中!

    冒顿抬起头双眼怒视着刘敬,他猛地一指:“抛心挖骨!头颅为樽!”

    匈奴兵士们拔出弯刀正欲砍向刘敬,刘敬一声怒喝:“不用汝等动手!我自己有刀!”说着,他扭头看向冒顿道:“冒顿单于,刘敬死不足惜,还望你能兑现自己方才承诺,接受和亲!”说着,刘敬将刀举起来,用自己的衣袖将刀刃上的鲜血擦干净,仰起头望着草原上空的蓝天白云,似乎是在喃喃自语:“家乡的黑枣树啊,还望你能长的枝繁叶茂,汉国的天下只能暂且压在你的肩头上了。”说着,刘敬将汉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泪水夺眶而出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血的和亲,是泪的和亲,是屈辱的和亲,昭昭国耻啊。”说罢,刘敬闭上双眼:“陛下,臣以一死报陛下对臣知遇之恩!”说罢,刘敬挥刀划向了自己的咽喉。

    一团血花溅起,汉刀落地,建信侯刘敬仰头倒在祭天台上。

    匈奴兵士手举弯刀,高喊一声,一拥而上,对着刘敬的尸体乱刀劈砍下去。

    冒顿缓缓背过身,抬头望着天空,口中默默地说道:“汉人之中尚有如此人者,我匈奴必征服不了汉国。昆仑神啊,冒顿决定,暂且与汉朝和亲。”

    高祖十年,公元前一百九十七年。建信侯刘敬护送和亲队伍出使匈奴,在面对匈奴人的欺辱时,这位出身卑微,但却胸怀天下的临淄小军侯刘敬最终甘愿用一死来换得汉匈之间和亲的成功。从此之后汉匈之间开启了长达百年的和亲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匈之间的矛盾冲突,使黎民百姓在这一段时间内得以休养生息,同时也为汉帝国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当刘邦听闻刘敬在草原以一死而促成和亲的消息时,他将自己关在殿内整整一天一夜,后来,他不止一次的对群臣说,建信侯才真的是子魂魄兮为鬼雄。(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