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公公可有证据?”
“于谦将我军所用十万箭头给了也先,助长瓦剌的犯境野心,里通外国,是个内奸。”
英宗一听,觉得事体重大:“于谦,你身为兵部右侍郎,难道不知箭为兵器之首,十万箭头,这还了得。”
于谦不急不躁:“万岁,臣是奉王公公文书行事,公文是喜宁送到我部,尚书邝大人可以作证。”
邝野出班奏道:“万岁,于谦所说属实,喜宁送来文书,于谦曾找臣商议,臣言道王公公历年如此,才让于谦核批。”
英宗歪过头来:“王公公,可是这样?”
“万岁只闻其一未闻其二,奴才感觉到瓦剌存有野心,不能在互市中再给箭头,故而又派喜宁送去第二件公文,让于谦立即停止。奴才以为于谦见了文书已经纠正,谁料他依然我行我素。”
“于谦,为何不令行禁止?”英宗问。
“万岁,臣实在未见第二件公文。”
王振马上接话:“万岁,奴才料到于谦定然不会认账,已将送公文的喜宁带到殿下。”
“宣喜宁上殿。”
喜宁叩头罢,说:“万岁,是奴才亲手把文书交予于大人,还口头告知,王公公发觉瓦剌有不臣之心,箭头不能再付。”
于谦不等皇上问话:“万岁,喜宁是一派胡言,臣未曾见他二次前来兵部。”
“万岁,奴才以性命担保,确将公文亲手交给于大人。”
王振不容皇上多想:“万岁,喜宁和于谦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绝不会平白无故诬陷他。”
“却也有理。”英宗有几分相信,“于爱卿,你声称喜宁未曾二送公文,可有人为你作证?”
“万岁,喜宁说送公文也是一面之词。”于谦开始反击,“难保不是王振和他串通,加害微臣,报他兄长被斩之仇。”
“万岁,奴才兄长之事,业已时过境迁,于谦翻此旧账,是他主观臆断。奴才是从国家安危出发,方才奏闻于谦的罪行。”
“万岁,臣为大明臣子,常思忠君报国,怎会是瓦剌的内奸,这于理不合。”于谦反驳。
英宗感到有理:“也说得是。”
“臣时时处处为我大明着想,接到王振的公文,便向邝大人提出,一旦瓦剌入侵,十万支箭对我军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臣暗地里使了掉包计。”
“朕愿闻其详。”
“臣告知石亨将军,只给瓦剌一千箭头,而余下则全用翎羽箭尾替代,已然骗过了也先?”
“此话当真?”
“万岁不信,可宣石亨一问即知。”
石亨上殿来:“末将叩拜万岁,吾皇万岁万万岁!”
“石亨,朕问你,可确实用箭尾充箭头骗过了也先。”
“此事就是末将经手,千真万确。”
“大胆!”王振怒喝一声,“司礼监的公文,你竟敢阳奉阴违,须知这就是欺君之罪。”
“王公公,末将是按于大人的命令行事。”石亨辩白,“兵部是我的上司,于大人就是主管,自然我要听于大人的。”
“于谦,你可知罪?”王振又将矛头指向于谦。
“我是为国分忧。既然王公公也说瓦剌有不臣之心,不要将箭头付予,我让部下以箭尾充代,又何罪之有?”
边关送来急报,太监金英呈予英宗。接过边报。英宗拆开看后,不免皱起眉头“瓦剌对我朝用兵了。”
王振急切地拿过边报,看罢之后,脸色大变:“于谦,你干的好事,如今将瓦剌激反,你该当何罪?”
“王公公,瓦剌如何便反?”
“也先言称,我朝以箭尾骗人,不讲信誉,为讨还公道,故发兵攻打大同。”英宗告知群臣,“大同周边三十六村,已然尽遭敌人屠戮。”
“这一切皆于谦引起,理当治以重罪。”王振大发雷霆,“于谦,当以死谢天下。”
“王公公,历年都是你主张给瓦剌箭头,今我做主不给其用来攻打我朝的箭头,乃有功于朝廷,怎么反倒有罪?实实莫名其妙!”
邝野首先为于谦辩白:“万岁,于大人确有先见之明,瓦剌近年来兵强马壮,早已有南侵野心,如今是彻底暴露。”
英宗对于战事已起,心中分外发烦:“不管怎么说,若不是用箭尾充箭头,便没有这边关的烽火。”
“就是嘛,”王振不放过整治于谦的机会,“战事因于谦而起,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当治罪。”
王直出班反对:“公公所言无理,万岁,臣不服。”
“臣也不服。”王佐也应和。
张辅附奏:“万岁,于谦本是忠良,不可让好人寒心。”
英宗明白对于谦进行处置,文武百官不会答应,但总得安抚一下王振,不然王振如何下台,遂当殿传旨:“石亨擅作主张,以箭尾充箭头,致使瓦剌起兵犯境,且打入天牢,待刑部审理后治罪。”
“万岁,对石亨处置过轻,对于谦不能免责,这会让后来者效尤。”王振急加反对。
英宗搪塞道:“公公,而今瓦剌犯境是当务之急。且先朝议一下如何应对,至于对他们的处置权且放放。”
邝野赶紧接过话题:“万岁,对瓦剌来犯,无须多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派一支人马前往大同,协同郭敬共同抗击也先就是。”
“邝大人看何人领兵,又多少人马为宜?”英宗自己没有主张。
王振认为打败瓦剌是轻而易举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自然不能给外人。不等兵部拿意见,他即作出了决定:“万岁,都指挥纪广能征善战,武艺高强,让他领兵必胜。”
英宗正想在于谦一事上,没有让王振高兴,正可弥补一下,便立时应允:“公公所见定然不差,就着纪广为北征大将军,领两万马军,克日出征。”
王振举荐了领兵将军,自然担心有失:“万岁,瓦剌军颇善骑射,两万人马明显不足,当派五万精骑,必将瓦剌军一鼓荡平。”
“就依公公。”英宗对王振所说无有不从。
这金殿上,等于是英宗与王振唱起了二人台,别的大臣也插不上话,皇上已然降旨,再说也属多余。于是,这样一件关乎国家胜败的战守大计,便匆忙在王振的主导下作出了决定。
纪广神气十足地领兵出京,五万大军马蹄踏踏车轮滚滚,飘舞的军旗,闪亮的盔甲刀枪,无不彰显出队伍的齐整和威武。一路上地方尽皆好酒好肉款待,粮草辎重也在不断地增加。纪广越发感到统兵的荣耀,他在思考北地大同有何稀奇之物,收兵还朝时,一定要好好孝敬一下王振。要没有王公公,哪有而今自己的威风。打胜仗那是易如反掌,胜利后更会有高官和重赏等待着。纪广在耀武扬威的尊崇中,五万人马进入了大同。
来了援兵,而且是五万之众,郭敬自是欢喜非常。接风宴上,郭敬为纪广满满斟上一杯:“纪将军,有您带来这五万大军,我大同守卫就再无虞了,可称是固若金汤。”
“郭将军之言差矣。”纪广当时就给顶回去,“我带大军前来,不是助你守城,而是破敌的。”
“守住大同,瓦剌不能越雷池一步,我们便是胜利。”
“五万大军远道而来,为的是打败瓦剌除去边患,若只是固守大同,皇上还派这五万援军做甚?”纪广干下杯中酒,“饭后我即领兵出战,让瓦剌军也尝尝我的厉害。”
“将军莫急,据末将所知,瓦剌攻城人马便有十万之众,且其统帅也先奸狡无比,我军数量不占优势,还是不要轻易出战。”
“郭将军怎么让敌人吓破了胆,瓦剌便百万又能如何?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天朝大军出动必如泰山压卵,敌人会望风逃窜。”纪广认为胜利就在掌握之中,“看我生擒也先,献俘阙前。”
郭敬不住地叹息:“纪将军,万勿轻敌,瓦剌如今强盛,尤善马战,能守住大同,即万千之幸。”
百夫长前来禀报:“禀郭将军,也先大军在城下挑战。”
纪广一听,丢掉筷子:“郭将军,与我列队出战。”
郭敬沉吟一下:“纪将军,末将还是留下守城,以防瓦剌偷袭,我们要必保大同不失。”
纪广冷笑一声:“好,你就看我如何破敌。不过,打了胜仗,这功劳可就没你的份儿了。”
大同城的北门轰隆隆开启,纪广的五万大军,威风凛凛旗幡招展地列队出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