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答案随着枫叶飘文集最新章节!

      一个深入人心的场景是:某革命者(其身份可能公开,也可能隐蔽)拔出手枪庄严宣布:“我以人民的名义枪毙你!”随着一声枪响,那个或瘫倒在地或企图逃跑或负隅顽抗的敌人命丧黄泉。

    我儿时从影视作品里看到这类画面很是羡慕,忍不住趁独处之际以手为枪,挺直腰杆做怒目圆睁状,对想象中的敌人大喝道:“我以人民的名义枪毙你!”“砰!”“子弹”射出“敌人”应声断魂。我有些志得意满,仿佛我扣动扳机的那一瞬间,正义,也就是人民——革命的人民取得了对邪恶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毫无疑问,屏幕里外的人都在演戏,并陶醉其间。“以人民的名义”的确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句型,光听着就觉得底气十足,油然升腾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明史记载,朱元璋打下一座城市后曾晓谕:“我来为民除乱耳!”那帝王之象,是令人振奋的。别尔嘉耶夫曾说,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面对辽阔的宇宙和无穷的知识,人极其渺小。于是,当你高举“人民的名义”个人的荒诞、无助、艰辛随即消解,淹没在众人奋进的凯歌声中。

    那“人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萨托理在其民主理论新论中给出了六种关于“人民”的解释:一,人民意味着所有人;二,人民意味着多数人,即民众;三,人民意味着下层民众;四,人民意味着一个不可数的、有机的整体;五,人民意味着由绝对多数原则衡量出来的多数;六,人民意味着由相对多数原则衡量出来的多数。

    作为严谨的学者,萨托理的剖析非常精辟。简言之“以人民的名义”中的“人民”首先是一个道德制高点,谁占据了它,就意味着谁站在真理那边;其次“人民”至少同多数有关,而这就是“真理”的源泉。但显然,这一概念仍然是不稳定的。它不像公民那样具有法律上的确定意义,它仿佛一件华丽的外套,任谁都能套用——不,不对,华丽的外套不是谁都“配”穿的。

    仔细想想也是。在古代,人和民并不等同。人是泛称,泛指所有人;民则仅指老百姓,与君和官相区别。史书上记录发生什么灾荒,饿死的一律是“民”而非“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开场论述完礼、纪纲、名分之后,就有“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的话。可见“公、侯、卿、大夫”纵然与民同属于人,却到底比民高级。其实这一区别未必已被抹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至今仍被官们津津乐道的谚语,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官”“民”之别。至于成天挂在口头上的“为人民服务”其中的“人民”也不包括“官”相反,既然“人民”的内涵可以变来变去,那么在以政治地位排序的社会,当权者凭借优势资源,自然能够顺利掌握这一话语权,从而把某类人开除出“人民”的行列,并“以人民的名义”对之进行嘲弄和羞辱。

    问题在于你既然自称“以人民的名义”那是否拿得出人民给予的委托书或授权书呢?即便一张“你办事,我们放心”之类的条子也行啊。可惜,这属于“谜案”你永远看不到那些据说是镀金的证明,你只要相信就成。

    再仔细琢磨,发现热衷“以人民的名义”的人有三类。一是自负者:这类人自视为真理的化身,是历史规律在人间的使者,自信他们指出的道路必为人民所乐从,故而真诚且毫不犹豫地打出“人民的名义”的旗号,带着人民向理想王国前进;二是心虚者:这类人往往心怀鬼胎、居心叵测,而越是这样,越需要堂而皇之的名头掩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三是盲从者:这是人数上最多的一群,也常常是最易受人摆布的一群“人民”本由他们组成,但他们总任当权者的“人民的名义”摆布。

    我当然也会盲从,不过不再是孩子了,不会再幼稚地表演一番“我以人民的名义枪毙你”之类的滑稽戏。因为我知道,我只能代表自己。同时,当别人口口声声“人民”的时候,我会自觉从人民的队伍里“退出”我更愿意是一个带有个体特征的“公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