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

阴阳之论,看重的是一种中国人所推崇的外圆内方的学说。把刚正深埋在心底,而把圆滑显露在外表,做到内心有理想有道德有正直感,但在行为方法上却有妥协有圆滑的技巧。在黄仁宇看来,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世上真正的作些实在的事情。除非如此,一个人恐怕在推行自己的理想之时,不是一事无成,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更或者是一辈子生活在郁闷之中,碌碌无为。到此我们看出,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黄仁宇说出贩卖正直这样的话语,表达自己对于一种哪怕善意的行为方法的不赞成,也是在情理之中。完全符合黄仁宇在这本书中的基本论调。

    5、操作

    在文体上,黄仁宇说是为了研究历史的大众化,故而把这本书写成人物传记的铺述。我们现在来看,黄仁宇的效果达到了。这一本本来属于学术范围的书,不仅为他赢得了莫大的声名,而且还广泛的为市井百姓所阅读。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的格局非常的类似于一本小说。作者试图给我们讲述一个年代的故事,但是却分别的讲述了六个主要人物的故事,在各自的故事之中,让这几个人物互相的渗透,并且发生各种关系。黄仁宇的操作是成功的。

    操作这个词语被我们忽视已久。我们注重完美的理论和理想,却没有把同样的重视给予可实施性,也即操作性,是大多数理想最终破灭的原因之一。操作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太久。人们知道的是:铁杵磨成针,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等等,可是人们就是不愿意谈论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似乎还刻意的避免谈论它,因为它是如此具体而琐碎的枝节。可是人们忘记了,任何美妙的理论,一旦离开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就成了一纸空文,一夜美梦,等着梦醒了,现实依旧,但理想早就空落甚至消失的无影无踪。

    注重操作其实就是实事求是。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挣很多的钱,走很多的地方,写一本很厚的书,谈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可是很少人愿意去从一毛钱挣起,从邻近的城市走起,从今天的一千字开始写起,从刚才擦肩而过的这个女孩子开始谈起,这就是我们最终没有美梦成真的原因。我这里还不是宣扬行动的重要性,我还没有到达那一步,因为在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产生之前,行动是很难开始的。如果我们愿意写书,从今天开始,从一篇怀念故去的奶奶的散文开始,先不要从一个试图描述整个20世纪面貌的小说开始,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计划。因为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得知一些最基本的文字的技巧,并且领略创作的困难喜悦,才会一步一步的走向更为宏大的计划和历程上去,最终有望达成自己最初的心愿。可是除非如此,我们只能是永远在虚幻的计划之中,垂垂老去。

    操作性是方法,但是又在方法之前。操作性是一种对于现实深刻而精确的认识。黄仁宇书中的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戚继光,是深谙此道的。他们的理想尽管没有得以实现,但是那是时代的错误,体制的错误,并不是他们个人的错误。因为就个人而言,他们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把自己的每一点想法,通过可操作的方式,变成了现实。可是与此相反,海瑞就是缺乏对于操作性认识的典范。他的一切行为都因为他对于现实体察的不够深入,单凭着一腔报国爱民的热忱,单凭着正义凛然,注定了要失败,并且失败的比张居正他们还要可怜。那么李贽呢,他总算还是找到了适当的可操作性,总算一边离经叛道,一边著书立说,还留下了些传与后人的文字。尽管那些文字,最后也成了后人可怜他的证据。

    6、假如

    看完这本书,难免想到个人在历史当中的悲哀。当然具体到个人,可能在后来的历史学家看来悲哀的人,或许就在他生活的一生一世当中,却快活的不得了,而且自我的感觉是完满的。当然情况也可能恰恰相反。所以我这里说的悲哀,意思是说把个人放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悲哀。或因为壮志未酬,或因为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或因为困于时代的牢笼,用力用心不得其道,或因为一生的努力在后世看来,终于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故而最后以悲剧英雄的面目和后人相遇。我们总是在钦佩和呼唤与时俱进的英雄,能够看清历史的走向,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中大有作为者。可是千万人之中,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何况在一百年里看来了不得的人物,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要被历史的评价所唾骂和摒弃。一个人能够把握的是何其至少,可是不能把握的又是何其之多,从此说来,历史上的英雄和现实社会中的英雄,也往往不是同一个概念,甚至背道而驰。一个人,究竟可以在一生之中,把握住什么。

    黄仁宇显然是把这本书中提到的一切人给否定了,无一例外的给他们下了一个失败者的定义,可是我们却不甘心,我们马上就要询问的是:究竟对于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他是要为自己当下的价值体系而生活,还是不断地在历史中寻求一个更为终极的价值观念。如果对于一个人,提出如此的要求,那就未免太过于苛刻。实际上处在一个时代中的人,没有理清现存社会关系的可能性。他不可能站到一个非常高的历史高度,去俯瞰他自己的生活,他只能从现实的角度去寻求这个社会允许提供给他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一种终极不变的价值,或者立足点,可以让现实中的人,去放心而大胆的去依靠。如果有,那么是什么。

    于是这样的问题就产生了:如果你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海瑞这些人其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假设你有了黄仁宇现在已经拥有的认识,姑且认为黄仁宇的认识是正确的,那么你将会在那个地位上,做些什么。可是黄仁宇给予我们的结论好像就是,即使如此,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依然无可作为,并且不可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举动。我们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为反倒是及时行乐。因为改变整体情形的可能既然不存在,即使有良好的设想也无法在那个体制和社会背景下实施,那么不如消极无为。甚至我们还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出令后人感到发指的可怕行为,去促使那个王朝的毁灭。既然拯救已经成为不可能,那么用自己变本加厉的荒唐行为,促进他的瓦解,又何乐而不为。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黄仁宇的历史中,人在历史环境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束手无策。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和错误的体制中间,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而任何个体的行动毫无用处。并且更加可悲的是,在这个体制演变到一定程度之前,似乎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向前发展,就算明明知道了它要灭亡,也不能加速,也不能挽救。就象一个演员,我们在幕布拉开之后,就只能按照导演的意图,把这出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戏剧坚持演下去,直到幕布再度合起。

    7、有为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悲观消极的观念,总是被我很小心而坚决的抵制。所以我相信一个朴素的观点:有所作为是好的,事情总会在有所作为之中,得到前进和改观。黄仁宇无论在书内书外,似乎都表现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新鲜,孔子老早就说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大多数人所缺乏的,往往不是对于问题的认识,而是把已经拥有的认识,如何真正的贯彻到具体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需要教育,需要不断的被灌输,需要自己的体悟,需要真理以各种新鲜的方式不断的被述说,才有可能使一种理念,彻底的流进我们的血液当中,成为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则,成为我们自己的意识力。可是更加珍贵的是,我们更需要一种正确的观念,流淌进整个社会人群的潜意识之中,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共识,也只有这样,孤独的英雄才不会显得珍贵,而大众的幸福却会更加容易实现。

    举一个例子。黄仁宇在后记之中含蓄的说道:“基督教传统里有承认人类有经常做错事的根源,称为原罪孔子说:观过,斯知仁矣。孟子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也都是不待外间逼迫,自己承认过失。这中外共同之点,我觉得今日可以作为广义道德观念的基础,世界历史的中心思想。”从此引言之中不难看出,黄仁宇的目的,也无非是希望把这种“预先就摆设出一个好的假设”的做法或者思想观念,给有效的摒除,并且以西方的原罪之说,或者他自己提出的阴阳之论作为看待一切问题的基本支点。就黄仁宇没有丝毫的就此阴阳之论或原罪之说,给出更进一步的做法来看,一个原因是在这本书中,这种立论的基调,无非是作为一个工具或者方法引入,没有具体论证的必要。而另外一个原因,在我看来,至少他如此理直气壮的援引原罪之学说著述,就足以说明西方的原罪观点,已经深刻的进入了黄仁宇的血液,在他的一切行为当中,成了一把尺度和行为的动力。

    如此看来,那就是更加说明了一点:有所作为的前提必然是先去相信一点什么,而不是怀疑。从真实的情况看,一切有为而积极的人士,必然首先顽固的相信什么,才可以一往直前的有所作为了。不过在我看来,这还不算是真正思想的解放,真正思想的解放,应该是在还没有找到可以相信和依靠的理念的时候,就摸索着前进,在行动之中,去让怀疑和相信互相斗争,互相较量,哪怕最终在死亡的片刻,似乎还在怀疑当中,却已经用切实的行动后果,证明了他自己曾经还是坚决的相信过什么。

    黄仁宇的阴阳之论,以及西方的原罪之说,再加上中国人对于人性更为乐观的性善之论调,其实也无法在历史的任何时刻,就是有一个绝对的胜利者。顶多就是各领风骚几百年。再长远的看,恐怕更为贴切和有效的看法,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得以出现。所以我不妨就此摊出自己的底牌,我的终极信念,那就是总是要选择有所作为。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只要有受力,变化和发展就必然发生。可是一旦脱离了行动,一切的事物,就要无所改变的,悲哀的,如同诞生之初,了无生趣的存在下去了。那才是真的悲剧。所以也是这个原因,黄仁宇认为的历史中的悲剧人物,有可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8、历史

    历史最大的功效,在我看来,还不是做一面现实的镜子。以史为鉴而解决或者辅助今天的道路,也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严格意义上讲,借鉴是不可能的,因为条件已经发生了转变。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理论,怎么可以用来预测和治疗今日的伤痛。对于纠正现在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通过对于未来的预测。对于过去的反省,其实也只有在预测到有可能发生的未来的场面时,才能对今天有所帮助。人们天天在喊不要忘记历史,人们甚至如此的沉迷于对于历史的反省,而忽略了对于未来的高瞻远瞩。这样得到的现实结果是残酷的,为了反省历史而反省历史,不去研究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是无用而危险的。实际上我们悲哀的发现,自古以来从来没有新鲜的悲剧发生过,只是发生在不同的年代和客观环境下。我们每次都在事后大肆的反省,可是在事实发生之前,从来没有很明智的用先前的历史打倒过悲剧的重演。历史似乎在这里陷入了一个可笑的境地,那就是发生之后,才会给出一个解释,而在发生之前,甚至无能为力。尤其历史学家都是活在当下的人,对于当今的问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往往给予了最轻微的注意力,或者就是在当权者的影响下,不得说出自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过历史对于个人,却有如一面明镜,或者看向时间深处的望远镜。对于未来,无人能够知晓,但是对于过去,我们可以借助历史的眼睛。历史很轻而易举的把一个人的渺小和局限给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看见人生的大致过程,并且还可以模糊的领略到未来的颜色,实在是人类的一大美事。对于一个人而言,历史最大的作用不是促使我们去成为一个历史中的英雄,而是促使我们成为一个现实中的英雄。这才是历史的个人功效所在。

    9、二十万

    二十万字是一个非常好的数目。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又一次感叹20万字的优美。写书的人,总是有野心,希望能够把自己对于人生的认识,尽可能在一本书中,成体系的叙述完备。可是这里面也有问题,黄仁宇在这本书中,多次的提到一个词语,那就是技术。黄仁宇所指的技术,恐怕更大的意义上,是所谓的可实施性,也即一种手段。写书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被别人所阅读,可是就我的经验看来,这其中也许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需要解决。除去了文字和情节以及逻辑方面的优美,恐怕在当今的年代,字数或者一本书的厚薄,也已经成为一本书能否被人所接受的一个技术问题。

    记得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读过许多的大块头书。比如战争与和平,卡拉马卓夫兄弟,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还试图阅读存在于虚无和作为表象的世界,前两本我之所以耐着性子读下去,原因在于我当时还年轻气盛,虚荣心极强,后两本没有继续下去,也在于我的性子或者虚荣心,也不足以和那么厚而枯燥的书本对抗。至此得出一个操作方面的经验,太厚的书,总是对于一个人有压迫感的。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在心理学上找到适当的依据,可是我总隐约的感觉到:在一本过于冗长的叙述中,作者既要维护自己一种连冠的叙述口气,又要详尽的发展情节或者逻辑,总会让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丧失兴趣与新鲜感。这个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一个人的文笔再优美,一个故事的趣味性再强烈,人总是有一个有限度的耐性,不会长时间的关注一样不再变化的事物。百年孤独算是一本惊世之作了吧,可是试想一下,假如这本书不是现在那么厚,而是象追忆似水年华那般有厚厚的三卷本,不知道它的普及程度,会不会达到现在的程度。我看着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万历十五年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其实我明确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本书的成功,和这本书的厚度(字数),有着很大的关系。假如这本书的不是目前的20万字,而是40万字,我都要怀疑这本书是否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按照黄仁宇的深厚学问功底,再从万历年间找出三五个人,给予类似的传记体描述,完全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可能最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反倒会大打折扣。就我而言,我忘记述说一点关于我购买这本书的小细节:我首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了它的定价不贵,其次我意识到了这本书的厚度恰到好处,我有相当的信心可以把它读完,在我的兴趣完全丧失之前。如果不是如此,我想我可能不会买下这本书,即便买下了,也很有可能不会读完。

    这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是细节,却关乎到了这本书的最后成败。其实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20万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数目限制。写作者和读者的耐性,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顶多是写作者有功利之心而读者没有罢了。20万刚好可以达成一个关于任何话题的完整叙述,又防止了作者的滥情和画蛇添足的发挥。正如黄仁宇所做的,这本书中无论对于各个层面的代表人物,已经照顾到了。如果还要多加几个人物,势必造成文字叙述风格的呆板,理论支持的重复,以及面面俱到的圆滑,反倒可能会了无生趣,流于形式和作者本人的自我完满感。在如今这个时代,说起写作的技术,字数的控制显得更加的重要,还由于如今的时代特点,再没有人会傻乎乎的抱着一本厚厚的书不放了。可供选择的太多,外界给人的干扰太多,希望尽快从一本书中获取知识的野心太大,那个以厚成为经典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10、文字

    从文字上看来,黄仁宇的这本书,还是体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风范:朴素,大放,言简意赅却留有回味的余地。这是依靠知识写作的重要特点。文学的写作,大体上依靠两样东西:要么是美丽的文字,要么是美丽的情节。可是这本书作为历史教科书的性质出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却足以给文学提供一种很好的视角:文字在平实的叙述事实的时候,最打动人心。我们往往以为打动人心的是文字,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打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事实。这个事实凭借着读者个人的经验,被重现在读者心中的时候,打动读者的其实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已经经历过的事件,触发了他可贵的眼泪。

    就如前面所说,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也不能完全的摒弃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把一个毫无感情色彩主观营造的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可是相比较而言,黄仁宇做到了尽量的平和和冷静。从这本书的整个叙述口气来看,黄仁宇几乎是以一个上帝的角色在书中出现。他了解其中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行为动机以及所处环境的制约。我们几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黄仁宇比书中的人物更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前面我提到假如书中的人物活过来,会大大的感激黄仁宇的知遇之恩,可是这里我要补充一句:他们还会在感激知遇之恩之外,对黄仁宇大加膜拜。因为对他们而言,黄仁宇本身就是穿过时间隧道,来自于未来的神人,把他们的悲哀和喜悦,统统收入了眼底。

    关于文字,我们还能说些什么。有时候当我看到某些诡异而美丽的文字之时,我的心情是暧昧的。一方面我感叹于他们对于文字的天才感悟力和使用技巧,另一方面我遗憾他们加重了对于事实的扭曲。过于美丽和过于悲伤的文字都是有欺骗性的,因为它与事实不相符合。文字本来就是在同时作两件事,一是反映事实,二是掩盖和重造事实。谁能够猜想一个在文字上痛哭流涕的人,会在现实中心坚似铁,谁又可以知道一个用文字引吭高歌的人,会在现实中流泪满面,脆弱的不堪一击。这是文字的伪装之道。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小心的使用文字是很必要的。古人说辞达而已,又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文字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我们使用文字的人,就是要在朴素和优美中间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才可以让文字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黄仁宇的文字,就是达到了这种优美而朴素的境界。难怪厄普代克都在读过他的自传后,称赞他的文字功力了。(万历十五年一书为黄仁宇本人翻译)。所以在我看来,真正可以得到流传长久的书,单说文学著作,文字上恐怕要考虑到所表达的事物本身,一定要超过文字本身怎么表达的重要性。因为无论怎样表达,那是风格的不同,但是要表达的事物本身,才是关于世界本身的问题。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