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

    引子

    坦诚的说,我是看万历十五年到一半的时候,就去书店买下了这本黄河青山。万历十五年写的太精彩了。我没有办法抑制自己忽然萌生出来的对于历史,或者说对于黄仁宇的巨大兴趣。同时我的心中也有相当的疑虑,一方面在理念上,我怀疑自己是否出于一时的热情,而忽然绽放出如此大的读书热情,另一方面在现实上,当我从书店里拿着厚厚的黄河青山出来的时候,我也在思忖,究竟我会不会看完这本500多页的大部头。我已经太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和耐心看完任何一本超过300页的书了。可是到我写下这行字为止,我知道这一切疑虑已经成为多余。昨天晚上12点,我几乎是怀着遗憾的心情,读完了这部书的最后一行字。我甚至在抱怨,为什么黄仁宇把他如此漫长的一生,写的如此简短。

    从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之后,每天夜间从11点到1点,我几乎是以一种享受幸福的状态,阅读这本黄河青山。白天里总是和一些研究机器的公式与方程打交道,到了夜间,看看这些和研究人相关的书本,对于我,是一种莫大的放松。不过这其中最大的关键,也许就是黄仁宇把这本书写的如此引人入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手法上,这都不同于我先前看过的任何一本自传。

    黄河青山之中,还是花了很多的篇幅,讲述了黄仁宇自己的一些故事,这似乎是一本自传所应该做的主要部分。可是这本黄河青山所实际讲述的,又要远远超过这些事实。作者在自己故事的中间,插入了大量的对于历史的看法,以及对于一些特定历史事件的描述。我们作为阅读的人,故而不断的从黄仁宇自己的故事中抽身出来,以一种更加宏观的眼光,看到了他所经历的这个年代,更甚至看到了一个处于宏大历史河流中的人的故事。黄仁宇作为一个个别人物的自身特点,又增加了这种故事的有趣性和独特性。一个先前国民党的军官,一个华裔美国人,一个历史学家,这一切因素,使得这本自传,更加具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种魅力。

    书中牵涉到的内容,实在种类繁多。抗日战争,国共争斗,美国的对华态势,作者本人在美国的生存努力,学术圈内的利益和权威之奥妙,尤其让人感到明显的一点,就是作者本人似乎要把自己看待历史的一种观点,即所谓的大历史观要渗透到读者心中的企图。放下本书,掩卷而思,我们无法不感觉到一个人认识世界的野心,究竟有多大。这是一种企图从混乱的事件中站出来,用上帝的眼光把这一切给与澄清,和整理出一个秩序的莫大野心。这是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世界和自己的形象。但是他始终努力的企图高飞在地面之上,用一种俯瞰天下的姿态打量自己所在的这个空间和时间的混合点。这也是一个历史学家在他自己所认为的大历史中的历史。

    作者在这本书中,还鲜明的表达了一种思想倾向,那就是研究历史的功效,在于指导当今的现实。某一层面上,历史就是现如今。最后作者做出的对于中国的建议,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无论这一个结论对于当今的中国态势,究竟是可行还是可笑,但对于作者本人,这一个结论却是他毕生研究的一个重大结论。这一个结论,使得作者自己达到了自身学问的完满。任何一个人,如果对于实际世界的认识,能够导致他最后得出一个现实的操作方面的结论,估计是可以说,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已经阶段性的完美无缺,自在自足了。如此想来,无论今后的世界如何发展,黄仁宇离开人世的时候,怀揣着这样一个美丽的螺旋曲线,总是心满意足,含笑九泉。

    1、万历十五年的出版

    看到黄仁宇写到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前的故事,深深的黑夜之中,我不禁心情激荡。关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之外的事情,我之前所知不多。其实几天前看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我甚至还在赞叹黄仁宇的天才性。可是得知这本书出版之前,作者已经62岁,并且被自己所在的大学扫地出门,面临着失业和养家糊口的现实尴尬,叫人无法不悄然动情。

    书中讲述了一段黄仁宇在高速公路上遇雨的经历,作者本人运用了最写实的笔法,叫人感慨不已。一个已经被通知即将解聘的教授,一个马上就要依靠失业保险生活的男人,一个还要养活妻子和儿子的丈夫和父亲,一个学术上尚未得到完全承认的历史学家,一个还没有出版万历十五年的奋斗者,一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开车在路上和命运搏斗的人,看到这一段落的时候,我几乎都和作者一样,已经闻见了雨水的味道,我甚至感觉到雨水正在沿着我的衣领,进入我的衣服,打湿了我的心情。

    可是正如黄仁宇所说,万历十五年是他的人生中的最后一张王牌。黄仁宇在这本书中,提到万历十五年的即将出版,说了一句话,大概是说,如果这本书能够得到顺利出版的话,恐怕剩下的时间,他可能要写自传了。这一个细节吸引住了我。我不知道黄仁宇的这句话究竟何所指,但是我的理解是,他大概也知道这本万历十五年的价值。应该说,一个作者的每一本书,就如同母亲的一个孩子。尽管没有母亲不爱孩子的事情,但是母亲对于孩子的了解,估计也是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正如母亲对于哪一个孩子的身上倾注了最多的爱心和努力,作者对于自己的那一本书倾注了最大的苦工,和这本书的价值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水准,应该还是有一定的把握。

    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对于黄仁宇,绝对是一件大事。万历十五年改变了黄仁宇的后半生。而令我感动的则是,一个男人的奋斗,竟然是如此的艰辛。如果不是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便和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一样,注定了要一辈子默默无闻,尽管他有一些超乎常人的见解,也将被埋没在无尽的黄沙之下,不得见诸于人世。更不要提现在,还能促使另外一个人,为此而在这里如此的感慨。

    关于历史,黄仁宇表达了自己有关阴阳的见解。但是黄仁宇用自己的故事,却表达了另外一个世间的真理,关于男人的奋斗。那就是一个男人必须生命不止,劳作不息,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磨练成一块好钢,或者一把锋利的宝剑,或者一块氤氲千年的香料。除了劳作,一个男人什么也不是。除了劳作,一个男人就只能随时做好投降的准备。投降给不可捉摸的命运,投降给个人不可把握的现实困境。为了尽量的超越外界的束缚,为了尽量的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一个男人,就是要保留一张闪光的王牌。而这张王牌,一定是由无数的汗水,甚至泪水,几经浇灌。

    2、白雪公主与老巫婆

    黄仁宇在学术上的野心,恐怕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希望改变美国人看待中国的方式。他希望告诉美国人的,就是中国既不是白雪公主,也不是老巫婆。中国是一个实在而客观的存在,并不因为美国人的眼光和自己政治的需要,而会有不同的面貌。已经发生的历史,必然有一个最接近真相的描述,而做出一个这样的描述,让所有人知道这一切,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美国,都是有益无害的。而且在这种学术的立场上,黄仁宇又面临着几重的尴尬。第一在学术圈内,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前,他不是权威(至于现在的历史学界,黄仁宇是权威,还是仅仅有在学术外的名气,我不得而知),他没有讲话的资格和条件。第二他的华裔美国人身份,也会稍微的让白种人为主流的国家,不能彻底的坦诚布公,赤诚相见。第三他曾经为国民党军官的经历,也有理由让人怀疑他判断中国的眼光的客观性。

    然而黄仁宇做到了尽量的宽容。他说服了自己的不满和所处的尴尬处境。他仍旧坚持自己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美国历史学家,如此而已。正如他在这本书中辩解,他选择美国,除了情势的需要,还因为美国自身所具有的优良特征。他用了一句话语,说明了自己的坚决:成为美国的公民之后,他对于有一天可能披上美国的战袍,是有心理准备的。他愿意捍卫自己后半生选择的这块土地。然而他又说,他无法抹除自己的文化背景,作为华裔美国人,他还自认为有义务,为完善美国的体制和文化传统以及社会氛围,做出自己独特的努力,力图让美国变得更美好。这些表述是如此的客观而又冷静,这些辩白是如此的深刻而又入情入理,所有的原因,就是他希望在如此的处境和姿态被人得到理解之后,可以表达出他对于中国的看法,或者仅仅是修正美国人对于中国的看法。

    黄仁宇明确的提出,研究历史的功效在于指导现在。也就是说,一个尽量科学真实的历史画面,是有益于全人类的。不仅仅是对于中国,而且对于美国也是如此。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以财产权为神圣不可侵犯作为道德基石,以数字化管理为主要社会特征,但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缺陷和错误不时出现。但是如果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以自己利益的走向,大众的心理需要而改变自己对于中国的看法,不免会丧失对于世界公正真实的认识,也必将导致政策制定的偏差,造成长期来看世界局势的不利发展。而只有尽量的舍弃主观的好恶,哪怕面对令自己不怎么舒服的真实观点,才会有利于美国以及世界长期美好的建设。中国在美国亲华政策执行的时候,变成一个乌托邦,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东方的白雪公主,而在美国反华的期间,便要成为一个邪恶无比的老巫婆,在黄仁宇看来,这种历史的观点,不仅不会有利于学术,有利于真实的呈现,而且还会在更大更长远的范围内,伤害到世界的进步,最后一旦在偶然的误会造成的冲突中,还会具体的伤害到每一个美国人和中国人。在这一点上,黄仁宇值得一切学术工作者推崇和学习。

    黄仁宇的历史论调,从来就没有脱离了阴阳学说。其实阴阳学说,早就成为了他世界观的一部分,他的基本哲学方法。然而有趣的是,从黄仁宇这本书的描述中,我们惊奇或者无奈的发现,照这个观点来看美国人,来看美国,也是极其贴切。为什么美国的历史学术界,要抵制黄仁宇的历史观点,就是因为美国人也有阴和阳,美国也会有阴和阳。他们不可能站到黄仁宇的位置上去考虑,因为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中国背景,也不象黄仁宇对中国怀着独特的情结,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白种美国人。当然他们的祖先或许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那早就被他们忘记。问题是他们现在是世界上处于优势的美国人,他们所想的,就是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尽管有问题,但是不可过分的指责。他们所作的,必然要以美国人的利益为重,别处人的真实情况,如果不能为他们先进的幸福做出贡献,又有什么意思。黄仁宇在此种处境下,学术上无法施展他的大历史观,也是毫不新鲜。

    另外一点,从黄仁宇的历史观在美国学界一直得不到承认,也反映出了一点:学术虽然尽量的争取自主,却始终脱离不了政治的约束和影响。在美国也是如此。黄仁宇在这本书中,有一句看似平淡无奇但是一针见血的话语:前提是双方都决定不再宣称自己的一方具备道德上的优越,而是以坦诚和互助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一句话,是如此的美好,但是令我唏嘘不已。黄仁宇最后提出这一论点或者建议,几乎让我看到了他寄予绝望的希望。因为问题经过无数曲曲折折的路径,方法,技术的分析之后,最终又一次落入了人性的圈套。这种建议有什么操作性可言,这种建议又和期望人性最终能够发展到美好的境地有什么区别,如果这种境地真的能够实现,那么我们的社会,又和乌托邦有什么区别。看来在黄仁宇的心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向往。那么转回来说,让我们继续本着以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分析问题以及提出美好设想的姿态来提出建议,我们马上就要说,接着黄仁宇自己的话,我们所试图改变的事情或者人们的行为特性,就是我们长期不能消除的必然存在,这就是必然有一方要宣称自己的道德优越,而且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为自己的生存而伤害别人的生存。美国人之所以愿意采取在黄仁宇看来错误的观点看待中国,以及美国的历史学界之所以不轻易的采纳黄仁宇的历史方法,都是出于这个基本的原因。作为读者,我看到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点是如此的优美而和谐,理论本身自在自足,似乎不仅能够解释世界的存在,而且还有望提出一个可实行的建议,我非常的心动。但是当我看到黄仁宇自己的处境以及他所在的美国的情况,在他的理论当中也是充当一个反对者角色的时候,我不禁感到一阵的灰心丧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任何一个学科,想要脱离了自己的生存而去研究自己生存的环境,几乎都是无一例外的要走到如此尴尬的境地。

    不过庆幸的是,黄仁宇的努力还是见效了。我们毕竟已经在探求真相的路上,少了黄仁宇所必需走过的这段路途。我们站在了一个更加崭新而有所准备的起点之上。至少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无条件的让人去做到坦诚和互助,去掉自己一方的道德优越感,是不可能的,而且是长期存在的人性特质。如果说揭示世界的真面目,就如同去除美女身上的衣服,看来还是需要耐性和阶段性的努力。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一个刚遇到的美女的衣服脱光了。我们必须要有一个阶段,我们首先得和人家吃几次饭,约会几次,然后求婚,然后等到把人家娶回了家,才可以达到最后的目的。或者说,我们在脱掉人家的内衣之前,必须先脱掉人家的外套,这个才是最实际的操作。那么一代代的学者们做的事情,无非是扒掉真相外面所穿着的一层层的衣服。可惜的是,这个叫做真相的美女,身上穿的衣服实在是太多了。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