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许“盘峰诗会”最终最持久的影响,是为“口语化”进入现代诗歌的先锋或前卫行列得到正名。从此“口语化”这把利剑就拓出了现代诗歌的另一半天地。
“口语化”当然并不是那个时候才开始,但那个时候“后朦胧诗”已经把语言的意象经营弄成了大面积的意象板结和意象迷宫,所以“口语化”的出现,就像是消防队员的高压水枪,迅猛无匹地把现代诗歌的先锋阵营冲击得七零八落,一时间扫除了多少伪先锋,给现代诗歌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现代汉语经过大半个世纪以来语言越来越成熟的一种表现。长期的普通话大面积推广和现代社会现代传媒科技的广泛应用,是现代汉语得以成熟的客观条件,而主观上,当代社会相对宽松的民主与自由度,决定和促进了人们频繁使用语言的需求和愿望。人类的广泛交流和文化艺术创造的繁荣,正是每一个修生养息时代的共同特点。
一种语言的成熟,也就是它逐渐脱离口语的开始。但是,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最鲜活的语言是来自生活的语言,是下里巴人的口语。所以,现代诗歌的“口语化”正是一种文学艺术客观规律的正当要求。
“口语化”首先让诗人们去关注周围现实的人林林总总的口语状态,在这过程中诗人们不可避免地“深入”了现实,使他们不自觉地倾听现实的声音。其次,口语的千姿百态,让诗人们呼吸到原生态的语言能量,从语感、语序、语速到语言的质地,语言的力量还有语言的蜕变中,诗人更深刻地认识了语言在现实中的作用和处境。再者,诗歌是语言进入书面语的主要途径(想想那些唐诗宋词),诗人在深入口语现场采撷入诗的时候,口语的鲜活和生动就有了一种丰富和发展现代汉语的可能。最后,现代诗歌经营意象是它主要的语言手段,而意象实质上是一种负担了沉重或多重内涵的诗歌词语,它的反复意义生成最终必定是趋向于不堪重负的板结甚至死亡。而“口语化”却是打碎这种趋向,阻止语言死亡的有效工具,使语言重返自然。所以“口语化”是“意象化”的一种互补。
但是,现代诗歌“口语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冲击固有诗歌语言的同时,也隐藏着把现代诗歌拖入庸俗和简单的泥潭的力量。赵丽华女士在网上被人广泛批评的诗歌“口语化”是主要的语言特征。当代大众固然没有多少现代诗歌知识,但显然他们的批评并不是没有道理。首先,作为读者,他们有权利质疑诗人写出的这些诗歌能给他们的阅读带来什么。其次,这些不加修饰的口语有很大的误读空间。诗人不帮读者去控制,只能引来更多庸俗和简单的读法。
这里“口语化”给现代诗歌带来的伤害,在于诗歌难度的确认上。诗人要求她的读者要有和她一样的精神高度,来体会她诗歌的精神力量,而读者却只从文字的表面来理解自己的精神需要。诗人所设定的诗歌难度是与她惺惺相惜的同志,而读者期望的诗歌难度却是高于自己精神需求一点点的有着明显技巧难度的偶像。正是由于这种诗歌难度的落差,造成了“赵丽华事件”中诗人与读者之间针锋相对,不可调和。在双方眼里,对方都是自说自话,不可理喻。可是,读者期望的诗歌难度,说到底并不过分,他们似乎一直就保持着这种要求。问题的关键在于诗人所追求的诗歌难度是否正当,是否有利于当代现代诗歌的发展,是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片新的审美空间。这是我们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诗人在追求诗歌难度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精神高度来促使他进入诗歌的创作。如果这种精神高度是来自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那么,有可能诗歌就会水到渠成;反之,如果诗人只是在追求达到这样期望的精神高度,那么诗人的创作就是一种冒险,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彻底失败。以我个人看来,大多数的现代诗歌写作者或多或少都处在第二种阶段,所以,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当然,其中的有些诗人会在某个时间段取得成功,但之后,同样也会陷入这种状况,只有那些少数坚韧不拔不断审视自己不断否定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诗人,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现代诗歌的“口语化”抢滩之后,就面临着一个诗歌难度的问题。所以这部分诗人必须提出一个正当的可望追求的诗歌难度。是什么呢?最早,韩东说“诗到语言止”在语感,语言质地和语言“有意味的形式”中寻找方向;非非诗人则提倡“前文化语言”也叫“前语言”创作中要求“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他们企图穿过语言的表面抵达原始的创造。但这个时候“口语化”并没有被正名,所以这些诗歌难度的呈现基本属于概念模糊的先锋诗歌阵营,因为意象语言也可以被上述理论要求。接下去,是以伊沙的饿死诗人为代表,所谓粗野的反文化的“口语诗歌”他的主要手段就是解构或者现在流行叫“恶搞”的,所以黄河变成了一次小便。后面就是“下半身”和“垃圾派”他们对诗歌表现领域的开拓一个比一个彻底,但是在“口语化”上所做的语言方面的努力极其有限,他们只是把伊沙开创的口语粗野化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实践。在这过程中,有些不怎么粗野的被人讥称为“口水诗”的作品,也大量地涌现,这其中有些倾向“口语化”的成名诗人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英美现代诗歌中寻找根源(谁让现代诗歌和现代汉语的文法结构都是来自西方翻译语体呢)。赵丽华的这些诗歌,正是这种小倾向的体现。
现在我们来看赵丽华的一首诗。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