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衣裳的十一岁孩子再一次用力弯下腰去谁也没留意他身上是否长出光芒可现在想想 就在那时我已经真正长大”(雁阵远去)
我不想把这种“金子样的东西”归结为某种哲学意味的大思考,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个孩子朴素单纯的心愿,恰如那个“变得更为简洁与明朗”的目标。诗人所要找寻的,已不仅仅是与乡土相关联的记忆,凭借乡土,他希望获得“真正长大”的契机。“真正长大”的心愿是刘松林平原歌吟中隐隐流淌的旋律。这一意蕴在雪寂中得到更具情感性的开掘。“一场童年的大雪依然那么安详地卧在记忆里”“童年”让一场大雪有了原初的生命震撼力。在一个雪后的清晨,孩子醒来了“醒来的清晨悄寂无声。静谧使一声轻咳 也成了震彻小村的响动”这“静谧”甚至带有某种摄人的意味,它让懵懂的心灵体味到了最初的敬畏:“静寂是巨大的无边的是令人心慌的探不着底的海”不安与慌乱毕竟是暂时的,在大平原宽厚的心怀里,似乎一切都会安静下来:“让心绿起来的是埋在地里的麦苗和关于雪被的温暖比喻虽然那时还不谙农事 也知这雪厚年景就有了底”在乡村话语系统中,心灵的壮大被赋予了更真切的生存内涵,它关乎于返青的麦苗、关乎于农事与年景。于是,在成长与收获的同构想象中,情感也渐入舒缓的河道:“静寂是酣畅的 踏实的静寂以一种绵软柔和的意象让我瞥见小村完全放松了的筋骨和均匀起伏着的香甜的酣息”
这就是乡村生活,安静、沉稳,有着“放松的筋骨”和“香甜的酣息”同时,她也是狭小的、边缘的,缺乏重大的事件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当然,这种偏居一隅的闭塞与缓慢也常常使我们对乡村生活的普泛意义发生怀疑,但实质上,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世界,当你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生命正以另一种形态彰显着存在的意义。四时更替,草木枯荣,时间在乡村那里呈现出更单纯的面目,但也许正是因为这平淡,这循环往复,那些最终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有了颠簸不破的意味。
乡村背景下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恰如那些有着较长生长期的作物,在漫长的孕育的日子里,他们深深地领悟着阳光、雨水和土地的赐予,并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安静去聆听自己的内心。他们渴望成熟,但他们更懂得生命的累积与渐进,懂得成熟之于生命的真正内涵。
在此种意义上说,一个乡村诗人是有福的,他更容易弥合文字与心灵间的距离,寻找到激情与神秘的源头。在一篇创作谈中,刘松林谈到童年记忆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夜晚村中嬉戏时那横上中天的“澄黄黄”的一轮圆月,还有“在混合着柴烟炊香植物气息味道的空气里,那薄雾一般飘萦漫弥于街道屋舍之上的一团团岚气。”此后,这团小村的夜岚便一直萦绕于胸,挥之不去,直到多年以后,在梦里平原的创作中,诗人才豁然间领悟到,那便是“历经弥久早在天地岁月里深深生根”的神性——源自生活的凡俗的神性。
诗人们总在祈愿着神的光芒,但高高在上的不是神,神其实从来都不是与我们无关的事体,恰如叶芝所说:“归根到底,能听见宇宙歌唱的地方是你从时间、地点、家庭、历史等方面已经扎根或决定扎根的某一条街,某一个社区。我们所做所说所歌唱的一切都来自同大地的接触。”
是的,同大地的接触——“平原”这一原初性场景的呈现,不仅仅为诗人提供了丰厚的写作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她引领着诗人去发现那如平原一般原初、本真的诗。在诗歌的版图上,一个中心位置的确立无异于一个世界的诞生,诗人的探险指向这个世界,那些富于活力的隐喻与象征涌向这个世界。在这里,有限的事物获得了无限的开敞,而所有的歌吟与言说都有了最笃实的依托。
真正的灵动与超逸是需要沉实做底的,恰如一位诗人所说:是从地面往上生长的天空。尽管在想象力日趋贫乏的今天,那些刻意拔高的诗意,那些真空般的“历史”、“文化”往往有着更大的诱惑力,但毕竟还有人愿意将身躯俯向大地,去叩问每一片草叶上的灵魂。读刘松林的平原诗,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于日常乡土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情。他深知细节的力量,深知那些凡俗的物事、家常的情景中所蕴涵的恒久的意味,他同样知道琐碎与细致、庸常与平淡间的微妙而深刻的差异在白描式的刻画、蒙太奇的剪接或者戏剧性的架构中,日常经验或悠然沉淀、或骤然蒸腾,最终以一种朴素的生动,让我们感受到大平原真切自由的呼吸。
而生命,恰在一呼一吸之间。
原载诗探索2003年第1—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