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钢筋水泥丛
清早,漫步于城市钢筋水泥丛中,透过迷朦的雾,远远望见远处一幢高楼墙面上的斑驳。
相对于城市中其它高新建筑楼房来说,那是一幢建设年龄较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始建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掐指算来,此建筑物从建成到投入使用的岁月还不到二十年,然则它的外墙面皮却显得那么苍老,仿佛已经历了百年的沧桑。
回首岁月,依稀记得当年旧城改造时那段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场面,政府有关部门为了使城市的面貌有所改观,成立了城市拆迁办,用廉价的低收购、强买强拆的原则,迫使城镇居民拆迁。然而拆迁少得可怜的补偿费,还不足以买到半套商品房。
新的钢筋水泥楼房鳞次栉比,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宽阔起来,原先青瓦蓝砖的低矮民房难得见了,展现在市民眼帘的是一座座高耸的钢筋混凝土高楼。新楼房刚盖好不久,市政府有关部门又出台了一项举措:要求每一幢临街新建筑的外墙都要贴上小瓷砖,以干净整洁的面目示人。
替钢筋混凝土建筑脸面贴金贴银的工程折腾后,城市的面貌确实有所改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建筑外墙的瓷砖开始脱落,问题紧接而来:那些脱落的瓷砖不仅有损城市建筑面貌,而且脱落的瓷砖易砸到街边过往的行人,危及路人的生命安全。当初政府这种粉饰太平的政绩工程却成为潜在危及行人安全的隐患。
二:城乡三桥
还记得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的作用不言而喻,桥是交通的重要枢纽。
城镇最早的一座石拱桥建于1962年。曾听老辈人讲,当初是一位老石匠承包下县城第一座石桥的建设任务,这算是小县城建国以来的一件大事。石拱桥于一年之后建成,这座石桥被命名为“解放大桥”若架舟穿拱而过,依稀可辨各个桥墩上依次镶铭:“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
听说这座石拱桥当初花费了约一百万元左右的人民币,在当时的来说,一百余万可算是一笔巨资了。这座石拱桥是现今三座桥中最坚固最耐用的一座桥,也是人来人往最繁忙的一座大桥,这一百余万钱花得最值,堪称福泽后人。
城镇的第二座桥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位于石拱桥下游一公里左右。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临水的桥墩是石头垒砌而成,整个桥面长度近一公里,据说这座桥投资超过千万元。然而遗憾的是,这座桥建于交通较为闭塞之处,没能载乘起应有的交通作用。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的桥面微微下沉,衔接桥头两端的泥水路面与桥的钢筋桥面竟然出现了十数公分的断层。站在桥头一眼望去,桥面成了一条不协调的道路。倘若有重载货车路过此桥,站在桥面上的行人隐约可感受到整座桥的微微震颤。超千万元的投资,可谓打了水漂,所幸的是,这座“准危桥”过往行人稀少,假使哪天不小心坍塌了,想来也不至于酿成重大事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