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利益世界里的世俗,似乎总喜欢捉弄那些灵魂真实的人!
荷兰画家凡高,一生短暂而激情的岁月,充塞了的却是无止尽的精神痛苦:包括他短暂的恋爱和用绘画去追逐光芒的行迹。
他也渴望自己的画作能卖钱,但却不是为了钞票,而仅仅是希望能有人欣赏他的创作成果;她渴望爱情,他把自己最真挚的感情和一只耳朵,都奉献给了那个最不值得人们去爱的巴黎妓女;他渴望世界到处都充满阳光与生命的律动,于是在他的画中,动感美变成了他竭力表现的艺术追求;他渴望友谊,欣赏高更的画作,并在高更最潦倒的时候把高更接到他自己的住处,不但热情招待高更,还免费为高更提供绘画材料和工具,而这时候的他,却没有任何收入,他的钱,全都是他弟弟提奥给他寄去的。然而高更,不但丝毫都不欣赏梵高以及梵高的画作,后来还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对梵高予以精神打击。
在37岁的时候,梵高在一片麦田里对着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到第三天凌晨1点半左右,在他自己的卧室停止了呼吸。
美术史上说,梵高是因为患有严重的病症并导致他无法继续从事绘画,所以最终导致了走向开枪自杀的路。
梵高,是一个无法言喻的悲剧,然而同时,他也真正获得了自由:再也不用去体验人世间的冷冷沧桑!
梵高,本就是个热情而固执的宗教狂热分子:最后,用一粒子弹,完成了他的宗教使命。
绘画,不过是梵高用来宣扬他个人宗教观的一种外在形式,然而他的宗教,却脱离了传统宗教喜欢欺骗底层劳动人民的立场,而从一个最人道的角度上去对宗教作了新的阐述,于是,梵高被开除了传教士的资格,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结局。
梵高用短暂的一生去咏叹的,是人间大爱,然而他个人的结局,却是在爱的死寂中走向结束。
梵高,并不是一个末世英雄,却十足是一个没有感受到新时代将会到来的悲剧。
他在旧时代里死去,他的画,却在新时代里延续着顽强不息的生命。
先驱者的悲哀,大抵如此。
如是,我认为“不朽的绝望”这个词组,从某种含义上或许更能定义梵高以及和他类似的先驱人物: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是绝望的,而在死去多年之后,则往往会变成不朽的象征。
梵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画,得到了无数后人的赞叹和欣赏,而这,也许就是梵高活着的时候之最大的心愿。
梵高,活着的时候,是一个十足卑微的小人物,可怜到:只要有人肯欣赏他的画作和他的艺术观,他就会把对方当做最亲近的人,会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甚至会无偿地把画作随意送给那些欣赏他的人。他死去之后,变成了一个能影响几个世纪的画坛巨匠:当初哪怕稍微对他好一点的人的后代们,如今也饱受着来自全球的尊重和敬仰。
生前是一个卑微到极点的小人物,死后却成就了一代绘画宗师,在这前后的巨大历史变迁中,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思考就是:先驱者的灵魂不朽,然而上天注定让他们身处于绝望的俗世,并最终被世俗的绝望所掩杀!一个喜欢歌颂太阳的追光者,一个能感应自然之动感旋律的伟大画家,一个以满腔人道主义的理念去追寻人间大爱的宗教信徒,一个把善良和纯真演绎到自杀程度的孩子:梵高,是幸运的,他有幸没有被那个时代认可,所以才更有幸地在后世得到了全世界的欣赏和认可。
梵高说过:“我能感应到后世的绘画,将会是全新的新绘画世界,只是我,等不到那一天了。”
先驱者的遗言,到底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我们是不是该这么理解:文艺和商业,原本天生就是脱钩的两极。到底是把艺术献给钞票还是献给未来,就看每一个喜欢从事文艺创作的人怎么去选择了。
技术上,梵高的绘画,远没有达到他理想的巅峰状态,但是在绘画艺术上,他却已经完成了他的宗教使命,所以,他的自杀行为,是使命的完成感驱使他走向了对自己生命的终结之路:这是一种心满意足的死法,比起无数活着的行尸走肉来说,梵高的死,是对这世间所有行尸走肉之最深刻的嘲笑!
2009年2月2日
山野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