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026章杨家的机会
很快,彭卫红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她遇事喜欢用强,这是她的特点,也是她的命。喜欢用强的人,在遇到弱者时往往有一种快感,一种征服感,但遇到更强者时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不管在哪个年代,混社会的就没一个笨蛋。
很快,彭卫红又想到一个主意。硬的不行,可以来软的,而且是作为男人绝对化解不了的软的。于是,彭卫红当即出门去找刘丁丁和边小英商量,这次没得说,一定能把那小子拿下来。
……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杨夏很享受重生后的这种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感觉。
与前世相比,杨夏这一世特别在乎读报,特别是读《官声日报》,作为华夏最权威的官媒,上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譬如国庆节前,就登载了一条具有方向性的消息,华夏中央政府召开会议,研究现代化进程,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装备,这是明显要改革开放的“信号”,但在前世,他根本就读不出其中包含的信息。
杨夏足以傲视这个时代的创作实力与理念,让他在继《南蜀作家》、《北极星》《南蜀日报》包括《诗鼎》发表的一组作品之后,又在《华夏》、《新芽》等两个杂志发表了份量较重的作品,其中《华夏》是官办顶级杂志,在其上发表作品,一直是很多作家一生都在追求的梦想。
在刚刚重生的初期,杨夏基本上每隔十天寄出一篇或一组作品,但在国庆节后,杨夏搬到变压器工房住开始,杨夏基本上每5天就要寄出一组诗和一篇散文。华夏国家之大,刊发类的杂志之多,再加上根本没人管杨夏的创作与学习,所以,让其有了一个小小的爆发期。
其实,真要奠定杨夏作家的地位,还是必须用小说来说话。此前,杨夏曾经想提前介入小说,原因是姐姐杨春等人读书之事,必须用一个或两个中篇来表达自己的才华,以此争取姐姐读书的权力。
只是,省报夏雨的到来,让杨夏轻松地实现了这一目标,既然这样,杨夏就继续在散文和诗歌的园地里耕耘一段时间也行,写小说,不用那么急躁。
1978年的杂志,因为四人帮的倒台,大多起用了很多有才华的老编辑,譬如白山和蓝岭之类,都是有极强责任感之人,其他的杂志也大多如此,他们发现一篇有内容的新作,他们发现一个有培养价值的新人,比其自己写出了一篇佳作还要兴奋,还要激动,祖国的事业后继有人啊。
正是基于对这段时间文艺界基本情况的分析,杨夏才会如此忘命,等那群知青作家获得“自觉”开始发表作品时,其深厚的生活经历,就是杨夏所不及的了。当然,杨夏也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可那些经历都是“未来”,杨夏除了泛泛而谈时,实在是不能写的;而那些知青的经历,却是关于“过去”的经历,譬如南方的热带雨林,譬如东北之北大荒,譬如西疆之建设兵团等,那是真正的大生活,大场面,杨夏没有经历,想写也写不出。
与其他作家相比,杨夏相当于提前了两年发动,这两年的时间差,就是杨夏的优势,杨夏必须奠定其名气基础,以备与那些著名的人物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莫大师等人一起共舞。
……
因为杨夏的介入,赤泉中学开始以新机制运行,所以在半期考试时,全校停课,校门紧闭,禁止任何非监考人员进入教室考场区,每个考场都是两人监考,此外还有巡考,监考老师不够,就拉教务人员、后勤工友顶上。
学校为此还出乎意料地挂上了标语:
“严格贯彻执行学校有关半期考试的规定,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华主席和全国人民汇报!”
“严格考试纪律,坚决反对作弊,考出真成绩,考出好成绩!”
作为此次半期考试的“幕后导演”,杨夏也在参加考试。只是,杨夏确实与其他学生不一样,对于普通学生偏难的试卷,对于杨夏来说,有如小学语文数学一般简单,只要老师不是吹毛求疵之人,他每一科都会是100分,即便作文,也是如此。作文能否得满分,后世高考已经给出了答案。
三天考试后,又是周末假期,这一周,杨夏没有回家,而是让姐姐杨春和四哥机崇迪代表自己回家了,因为杨夏经过很长时间的回忆以及整理,再加上赤泉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