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当然知道,当朝忤逆皇帝,那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即为天子,就有逆鳞,凡有逆鳞,忤之者亡,触之者焦,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也不是为了站队索额图,而是为了皇帝着想,为国家着想!
    自己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他一心只有国家,没有自己的生死,所以,他朗声说道:“自古以来,皇帝亲征的,有以下原因,第一,皇帝迫不得已,不能不亲征,如先皇帝皇太极,他不亲征,无法御敌;第二,臣下太差,老是败仗,皇帝不得不亲征;第三,对方太弱,攻之必败。”
    说着,看了康熙一眼,见他没有打断自己的话,当下接着道:“而如今,皇上没有迫不得已,亦没有臣下太差,对方更不是弱者。
    因此,皇上不该亲征!”
    “对,对,周参议说得对!”
    索尔图连忙说道。
    康熙听了,沉吟不语。
    周培公接着说道:“臣以为,皇上要亲征的话,一要保证必胜,不能有一败,因为皇威所在,只许胜,不许败;其次,保证后方稳定。
    如今,烽火四处燃起,皇帝亲征的话,后方极可能动乱!
    到时候,前方未战败,后方动乱,则大清岌岌可危矣!”
    康熙听了,看了明珠一眼,问道:“明珠,你以为呢?”
    明珠听了周培公的话,于情于理都令人折服,自己要是反对的话,于情于理都不合了,当下道:“微臣赞同周培公所言!”
    康熙听了,知道周培公所说在理,自己确实不该亲征,当下道:“那算了,取消亲征决定!”
    说着,看着周培公道:“你看接下来如何御敌?”
    “微臣以为,除吴三桂外,其余均是从犯,都可以争取!
    只要把其余之人争取了,吴三桂剩下一人作乱,其乱必不久!
    另外,臣以为,吴三桂必败!”
    “哦,此话怎讲?”
    康熙忙问道。
    “我大清入关,主宰天下,乃人心所向,因为中华久已厌战,渴望和平。
    我大清正是顺应天命,给天下带来和平。
    至于吴三桂,发动战争,不得人心,此一必败也!
    其次,以我整个大清,敌他云南一省,吴三桂一人,以多敌寡,此二必败也!”
    周培公侃侃说道。
    康熙听了,点点头,道:“所言有理!”
    又问道:“既然争取其他人,那从谁开始?”
    “陕甘提督王辅-臣!”
    周培公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