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了一整晚,醒来之时钟南还真觉得有点懵,呆坐了几分钟才回过神。
    快速起床洗涑,然后照例锻炼了一下,接下来就是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
    早春二月,北方的风刮在脸上生疼,不负“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威名。
    钟南早已习惯了这一切,每天仍旧会在辖区内的各段防线视察,还得抽空到兵工厂查看火器生产状况,不是他不放心,而是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二月中旬,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分别向宣府、大同、蓟州三地进发,号称六十万大军。
    朝廷按照朱翊钧的旨意,全力迎战,由兵部侍郎邢玠任总督,统帅宣府、大同、蓟州所有兵员。
    于是从兵部到边境被侵沿线,全都开足马力,誓言要将这帮侵略者打回老家去。
    进犯蓟州的是蒙古左路大军,号称足足有二十万大军,由苏和带领。
    说二十万大军,其实是包括了伙夫、搬运工等,何况本身这一数字又有水分,真正算下来打仗的将士也就十来万人。
    如今蓟州将士满打满算不到八万人,去掉吃空饷的部分,实际不到六万人。
    没办法,大家都在如此操作,钟南不可能独善其身,只得暂时按前人的步调走着。
    五万多人对十万人,看起来是一场没得打的仗,可是钟南却信心满满。
    为了拒敌长城以外,钟南特意在长城外二十里地处,布置了两道*防线,每道防线都埋下了数量不少的各种*。
    只要蒙古骑兵踩了上去,定然叫他们后悔南下。
    长城外五十里左右的地方,密密麻麻布满了蒙古包,这是蒙古三路大军之一的左路军扎营之地。
    其中一个规模明显高于附近的蒙古包里,左路军元帅阿都沁正在低头沉思。
    其实这一次南下的决定有些仓促,阿都沁原本是不赞成的,无奈鞑靼部的额日斯执意发兵。
    阿都沁所属的察哈尔部,明朝中后期才再次慢慢壮大起来,虽说如今和鞑靼、科尔沁共为蒙古三大部落,但是无论实力还是声望都不及鞑靼一部。
    察哈尔一词原是古突厥语,意思是“汗之宫殿的侍卫”
    ,全称是“好陈察哈尔”
    ,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
    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其主体始于成吉思汗创立的怯薛军。
    怯薛军,是蒙古族的精华所聚,最初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自由人的儿子中挑选的品行端正、武艺高强、相貌端庄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亲军。
    在战争中,怯薛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是成吉思汗大军的中流砥柱。
    朱元璋灭元后,元朝残余势力远赴大漠,建立了北元政府,察哈尔部便直接听命于北元大汗。
    阿都沁是如今察哈尔部的首领,在鞑靼部再度崛起后,他的察哈尔部就一直被压制。
    这次南下,便是鞑靼部的额日斯一手推动的,无论是察哈尔部的阿都沁,还是科尔沁部的伊德日,都算是被其裹挟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