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是高桥村里的小孩儿,不过与大多数“野孩子”
    不一样。
    她学习出乎意料的好,再加上她懂事,全家乃至是全村,都很喜欢她。
    高桥自然也不意外,虽然那时候的高桥不是现在的高桥,但就算是现在的高桥也不会对这样喜欢读书的好女孩儿有啥意见。
    更何况现在全村的宝儿就这样冻在瑟瑟地冷风中,他又怎么能不心疼。
    “高桥哥哥,你回来了啊!”
    玲玲抬起头看到高桥,尽管她冻得不轻,但声音依旧很亲切。
    与大人都喜欢她不同,她在同龄人,甚至在高桥这个年龄段的人中都不受欢迎。
    因为,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总被家长们拿来与自家孩子比较。
    没有哪个孩子希望听到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她没有几个同龄或者年长的朋友,甚至家里的哥哥们都不喜欢她。
    觉得她是一个赔钱货,读书好又怎样,将来还不是要嫁人,便宜别人家。
    所以,对她好又不欺负她的高桥,就成了她的好朋友。
    “高美玲!
    你在和谁说话?闭嘴!
    一会曰本贵客要是看到你和这些不三不四的人说话,会怎么看我们县,怎么看我们国家!
    ?”
    老师劈头盖脸的骂了下来,玲玲可怜兮兮地闭上了嘴,大眼睛盯着高桥不停地看。
    “请问,你们在等哪个曰本客商?我也刚从曰本回来,兴许还见到过呢。”
    高桥朝着中年女教师说道,“我看孩子们都冻得不行,我觉得曰本贵客就算真的来了,也不一定喜欢。”
    “你懂个屁!
    你从曰本回来的?跟着那些遗孤打工的吧,赶紧走吧,最烦你们这些二鬼子了!”
    女老师一脸厌恶。
    八十年代是中日关系缓和的年代,在长(和谐)春就有中日友好医院,中日联谊医院等等。
    不光政治上宣传,改革开放曰本的富裕程度也给了很多人冲击。
    女老师口出恶言,管高桥叫二鬼子,不是她反日,而是她也想赚大钱,但是却去不了曰本。
    简单的说,就是羡慕嫉妒恨。
    高桥瞥了一眼女老师,把自己身上的羽绒服脱了下来,披在玲玲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