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比例不足,请补齐订阅量  那从人道:“再有十日便能抵达郢都。”
    “楚地如此炎热,苦了公孙啊……”
    老者长叹一声,把浸湿的巾帕扔给随从。
    身为公子舒的家臣,石淳今次入楚,乃是为了在楚国为质的家主之子。
    自从晋国与楚国相争,夹在中间的郑国,就成了干戈之地。
    投靠晋国,要被楚国讨伐;投靠楚国,又要遭晋国责难。
    几年前楚国伐郑,国君被迫签了城下之盟,还让颇有贤名的公子去疾入楚为质。
    随后晋侯来攻,君上大恐,又召回公子去疾,送去了公孙黑肱替之。
    公孙黑肱乃是公子舒的长子,虽名声不显,但温文守礼,是个谦谦君子。
    可惜君命在身,被迫留在郢都,无依无靠,受人轻慢。
    也是听了信报,石淳才不顾年迈,请缨入楚,想要辅佐自家公孙。
    这要是换了庄公时,郑国岂会如此不堪?
    不过想这些也于事无补。
    石淳又叹了声,随口问道:“那捡来的女子,可探明了身份?”
    “未曾。
    无人识得那女子的口音,也不似戎夷之女……”
    从人小心应道。
    前几天经过邓县时,他们在河边捡到了个溺水的女子。
    虽然衣饰古怪,言语不通,但是此女皮肤白皙,容貌清丽,手脚更是柔嫩无茧,显然出身不凡。
    因此石淳也没有弃之不顾,而是把她安置在了一辆辎车上,随队前行。
    不过入楚毕竟是要寄人篱下的,若是此女身份不妥,恐怕会为公孙惹来麻烦,还是要好好打探一番。
    若是此女出身无碍,也可送给楚国卿士,谋些好处。
    “让伯弥再探上一探,若有消息,速速报来。”
    郑女明艳多情,能歌善舞,向来为诸国青睐。
    此次前往楚国,少不得也要带些,伯弥正是其中翘楚。
    以她的聪颖,应当能探出那女子的来历吧。
    安排好诸般事宜,石淳再次接过仆从奉上的巾帕,拭起汗来。
    另一辆辎车上,一位女郎亲手捧着个木盘,摆在了靠窗的小几上。
    上面只一碗黍羹,几条腌菜,着实粗鄙。
    那女郎却大大方方展颜笑道:“今日行路匆忙,来不及备饭,还请阿姊勿怪。”
    她的声音清越,笑容明媚,足能让人放松警惕。
    然而倚在窗边的女子并未生出什么反应,只瞥了她一眼,就又扭头看向窗外,丝毫未曾留意送上的饭食。
    果真还是行不通。
    伯弥面色不改,心底却生出些恼意。
    自从捡到这女郎后,家老就把她安置在了自己的辎车上,让她仔细打探对方的身份。
    然而任凭伯弥精善楚、宋、齐、晋四国语言,又能说会道,花了两日工夫,仍旧一无所获。
    只因这女子说话音调古怪,全不似列国语言,最初她还会发了疯似的在布锦上胡画些棱角平直、不知用处的图样塞给她看,后来似乎心灰意冷,竟然不再与人交谈,每日呆望窗外,犹如痴哑一般。
    按道理说,即便言语不通,也能从一言一行中看出名堂。
    怎奈这女子举止古怪,频频出人意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