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针经。”
    “《神农本草经》则是药经。”
    “针为主,药为补。
    是药三分毒。
    所以若非必要,只用针,不用药。
    这就是关于中医的大体概括以及基本原则。”
    章老淡淡说着,“然而,药可学,而针不可学。”
    “所以,后世以来,内经形同虚设,其绝大多数时候的实际情况是被束之高阁。”
    “几千年来,哪怕是历代名医,如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等人,也都是以药而名。
    而至于名医之下,对于绝大多数的从医者来说,更是学药有路可行,学针无径可攀。”
    “扁鹊、华佗和李时珍呢?”
    许广陵问道。
    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了解,严格讲起来,许广陵其实就知道一个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扁鹊则是一开始和章老相识时,老人提到过的那篇小文章,《扁鹊见蔡桓公》。
    至于华佗,许广陵知道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曹操的关系。
    章老刚才所说的张仲景等人,这些名字许广陵并不陌生,但这些人许广陵就很陌生了,不知道他们有过什么著作和成就,更连他们的年代都比较模糊。
    偏偏他“有所了解”
    的三个人,章老这时却都没提。
    “扁鹊,以针而名,兼及汤药。”
    “华佗,因其著作没有流传,所以对其难以作实际评价,在实际的中医传承源流中,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许广陵点头。
    所谓象征性的符号,其实也就是可以视作不存在。
    民间可能会因为麻沸散又什么世界第一例开刀手术之类的而对这个人津津乐道,但对于从医者来说,这位名医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说到这里,章老略沉吟了一下,然后才道:“贡献是有的。
    但这本书,和我刚才给你提过的《神农本草经》,不是一回事。”
    贡献是有的?
    听到章老这么说,许广陵很是吃惊了一下。
    这话……
    但章老既然没有细说,许广陵也没有再问,关于这等东西以后自然会有所了解,而且其实这些和他的学医说实在的并没有关系,他又问出了章老之前所说的话:“老师,你刚才说,药可学,而针不可学?”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