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二年五月二十七一早,阜平街上鬼捕七司门外,就聚了不少街坊,男女老少都有。
    “鬼捕七司开张酬宾,一两银子包一年!
    有鬼必除,除鬼必净!”
    有识字的大声诵读着七司衙门外贴着的告示。
    一旁妇人好奇问道:“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包什么一年?”
    “就是说,只要掏了一两银子,往后这一年,你家但凡闹鬼,七司都管!”
    有人解释道。
    “啊呸!
    你家才闹鬼呢!”
    妇人跳脚道。
    识字的那位哈哈一笑也不介意,又道:“上回贺老六家闹鬼,托了熟人找的四司,花了足足八贯钱,也只管一趟。
    就没听说还有管一年的!”
    这时,七司大门嘎吱一声,邓小闲大摇大摆地推门而出,街坊们很快围上来。
    “这告示可当真算数?”
    “一两银子真能保家宅一年平安?”
    邓小闲认真道:“自然当真!
    衙门朝南开,说话几时不算数了?!”
    他说得义正言辞,好像真做了官似的,可接着又嘻嘻一笑,指着告示下的一排小字道:“看清了没有?酬宾只此十日,过后就再没这样的好事了!”
    “只此十日?”
    有人叹道:“我家最近又不闹鬼,总不能盼着这十天里出点事儿吧?!”
    “就是嘛!
    这规矩订得不妥!”
    邓小闲甩甩手道:“谁说非要闹鬼才行?这一两银子就是保平安!
    保整一年,不划算吗?”
    人群安静了片刻,又闹了起来。
    七司衙门院子里,游平瞅了一眼外头,皱着眉头说道:“瞎子,你觉得有人这么傻吗?明明家里不闹鬼,还上赶着给我们送银子。”
    “我看步爷也没想着能有人上钩,就是做个噱头,好把七司的名声传出去。”
    张瞎子想了想说。
    不多久,洛轻亭从门外进来,神色凝重道:“怎么回事?外面怎么这么多人围着花道士?他又吃了谁家姑娘的豆腐了?”
    她昨晚不在,今早才从家里出来,没有参与拟定这张告示。
    “是步爷弄了个一两银子捉鬼的开业酬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