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丁文江、傅斯年、蒋廷黻等在北平创办《独立评论》周刊。
    陈独秀被捕,文化界声援。
    1932年,是继续内忧外患的一年,也是北平知识分子“坚持独立发言”
    的一年。
    1月,罗隆基在天津《益世报》发表社论《一国三公的僵政局》,戳穿国民党“党外无党”
    “党内无派”
    的谎言。
    又写《可以战矣》《剿共胜利不算光荣》及《攘外即可安内》等文,以其所向披靡之锋芒,与国民党政治宣传针锋相对。
    5月,胡适、丁文江、傅斯年、蒋廷黻等留学欧美归来的有社会影响的学者,在北平创办《独立评论》周刊。
    创刊号响亮提出“独立精神”
    ,“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
    。
    他们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如丁文江等人,和胡适在民主与独裁问题上就争论了一年,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友谊。
    《独立评论》周刊,“说平实的话”
    ,“用公平的态度,来研究中国当前的问题”
    ,“坚持独立发言”
    ,并且都以实名发表,赢得声誉。
    9月24日,北平《导报》与天津《益世报》,因登第二十九军驻北平办公处处长秦德纯骗婚丑闻,秦指使士兵砸《导报》,抓记者。
    26日,北平新闻记者公会通电国民党中央和南京政府,呼吁保障言论自由和人权,同时通电全国各界请求声援,一时声势浩大。
    10月15日,已被开除出党的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引渡押解南京。
    北平由胡适等人呼吁各界救援。
    平、津各大报纸发表社论要求释放陈独秀。
    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等还都做了追踪报道。
    胡适在北京大学发表《陈独秀与文学革命》演讲,赞誉他对文学革命之大贡献。
    傅斯年在《独立评论》撰写《陈独秀案》一文,称他为“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
    曹聚仁在上海的《涛声》杂志上,组织了有关“陈独秀案”
    的讨论。
    1932年是在知识分子和舆论界声讨国民党和关注“陈独秀案”
    中度过的。
    胡适的著作《中国中古思想史提要》出版,他还写有政论《废止内战大同盟》《论对日外交方针》《汪精卫与张学良》《惨痛的回忆与反省》等文。
    冰心的《冰心全集》出版。
    沈从文作小说《都市一妇人》。
    老舍在《现代》杂志,连载重要的寓言体奇幻长篇小说《猫城记》。
    周作人出版《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叫骂声”
    ——钱玄同与章太炎、刘师培的交谊及晚节
    在参与新文化运动的诸子中,钱玄同算不上像鲁迅、胡适、周作人那样的文学主将,甚至一直以来,他的思想和学术都遭到过质疑,但是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化人格却越来越被人推崇。
    研究新文化运动,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学、经史和语言文字等,谁都无法绕开这位参与者和建设者。
    钱玄同,原名夏,字中季,自称“疑古玄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