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
    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
    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
    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
    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六年。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
    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
    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
    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虎争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
    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
    之说。
    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
    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
    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便问郭嘉有何意见,郭嘉认为:“的确。
    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恐怕仍未做到。
    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是杀害贤士的恶名。
    那么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谁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明察!”
    曹操亦有感于此,便不杀刘备。
    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为人之下。
    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
    ’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
    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